Morris Gleitzman 是一位英國出生澳洲長大的作家,已著有20多本兒童書,《Once & Then》一書是由兩個連貫的故事《Once》和《Then》兩部小說一起裝訂出版。它的封面一點也不像兒童書。《Once》和《Then》兩書分別在2005年和2008年出版,今年八月在澳洲出版的合訂本是為了記念第二次世界大戰70周年。
事實上,配合這一段歷史出版的青少年小說還有《穿條紋衣的男孩》和《偷書賊》,這兩本書的暢銷銷量讓人不得不懷疑其他青少年小說再寫這一段歷史時還能有什麼賣點呢?對讀者來說還能有新鮮感嗎?在我提起精神翻開故事,細讀前半段後,已完全掃除這些教人疑慮的問題,因描寫一位10歲的猶太裔孤兒菲利斯和他那位勇敢的非猶太裔朋友瑞塔的故事,深深感動我,書中每位人物都有激勵人心的特質。
書中,以那位無法理解身邊的暴力和殘酷行為的小男孩的觀點述說故事。無疑地,《穿條紋衣的男孩》的作者波恩也這樣做,但本書作者抓住稍微不同的角度,書中的猶太男孩從沒意識是因為他的宗教令他置身危險中。打從故事一開始,我們就發現菲利斯是一位天真的男孩,他相信他之所以住在波蘭的天主教孤兒院,不是因為父母已經死亡,而是因為父母要解決他們家經營的猶太書店的問題,而把他暫放在孤兒院內。
當他這種不切實際的希望歷經三年又八個月的時候,他唯一憂慮的是父母不認得他,因為他這幾年已經長高了,模樣也變了。一天,一群納粹德軍來到孤兒院,把院內所有的猶太書籍燒毀,這讓菲利斯突然意識到自己必須回到父母身邊,只要告訴父母把猶太書妥善收藏起來不被找到就行了,這樣他就不用在孤兒院苦苦等待父母來接他回家。
於是菲利斯逃離孤兒院,展開他逃亡的旅程。在路上,菲利斯在一個農場的火場中救了一名六歲的小女孩瑞塔。兩位年紀相仿的他們,很快培養起好感情,就像一對親兄妹一樣,一起忍受和彼此安慰對方在納粹統治下的不幸,鼓勵對方一定要生存下去。
這是一個很有感染力的故事,反映出人類堅毅不屈的精神,還有永不磨滅的勇氣和希望,在艱險的命運中求存。
作者採用上世紀最黑暗的時代作為故事背景,即使免不了有死亡和殘酷的橋段,也絕不過度煽情,反而透過兩位小孩主角的純真經歷納粹的統治。他們的無邪恰巧反映出成人的邪惡。這是一本絕對感動心人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