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授權英、美、日、中簡、荷、德、愛沙尼亞、法、波斯、俄、土,共11國語文!
★卡內基文學獎章及青少年文學獎(YA Book Prize)得獎作家莎拉.克羅桑作品
★2020 UKLA圖書獎決選作
★2020 德國青少年文學獎(Deutscher Jugendliteraturpreis)決選作
★《星期日泰晤士報》童書周選書
一部以溫柔言語向青少兒訴說家庭傷痛、心理健康、失智及希望的深層小說。
「痛嗎?」她問。我摸摸傷口。有點吧,我承認。
她看起來不是真的太擔心的說道:「我有藥膏,讓我找找…」接著轉身走進廚房,從櫥櫃裡拿了一罐防曬係數三十的防曬乳。
逃離家暴的父親後,艾莉森找到了一處原先以為無人居住的屋子,在那裡遇見患有失智症的屋主婆婆瑪拉,瑪拉從那之後就把艾莉森誤認成自己老朋友托菲。
艾莉森倒也習慣了偽裝,既然她從來就不是真實的自己,那就索性成為托菲吧,這樣一來她就能繼續待在這裡。但隨時間一長,遇見的人事接二連三,她和瑪拉相互的羈絆便越來越深,她也不禁開始思考:究竟哪裡是家?什麼是家?以及最重要的──我到底是誰?
此書以韻文體寫成,艾莉森是個心思敏感、知道自己的出生奪走母親性命的孩子,父親因此對他有某種程度的不諒解,她自己也是;但這個打罵她的父親同時也會給她零用錢,會對她的好成績表示讚賞。逃家後,她認識了失智朋友瑪拉,她體會獨立與依賴、人與人的別離、生命的逝去。 作者以親近青少兒的語言道出種種大人或許不知該如何好好向他們訴說的現實殘酷,並探索深層的心理及原生家庭問題,同時也溫柔提醒:沒有任何離別是永恆,只要持續向前走,生命還有更多事情將發生,還有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