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膚之痛、錐心刺骨的痛,究竟有多痛?「痛」其實是個人的感受,絕非言語和筆墨足以形容。但若能像《痛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Pain)這本書作者David Biro一樣將痛化為筆墨書寫在紙上的話,文字間述說的不會只有痛的程度,還是他咬牙忍受痛的日子裡如何堅毅走出人生低谷。
作者本身是位皮膚科醫生,從小身強體健充滿活力的他,萬萬料想不到頑強疾病會在他三十多歲這年上門,而且還是一種罕見的血液疾病——陣發性夜間血尿症(PNH),這種病症會讓病患因為血小板日益減少而失血死亡。經過多時舉棋不定的心理掙扎後,他違反醫生的建議,擲下生命作賭注,決定採取失敗率最高卻復原力最高的骨髓移植手術。
在與疾病鬥爭的過程中,他親身經歷了來自疼痛的孤獨和沉默。在本書中,他回憶起患病期間的內心煎熬,以及骨髓移植手術後因細胞排斥帶來的痛苦。他以自己身為醫生與學者的專業視野出發,從獨特角度審視「痛苦」,並傾盡一切努力讓自己身體在藥物耗損下,也得維持一定的樂觀與耐力。
人生有許多意外的旅程,痛苦沮喪的經歷最教人難忘。作者本身堅毅抵抗病魔的故事不僅激勵我們在困境中抱有信心,也進而對生命的可貴有更深層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