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個人見面的第一個反應:打招呼!
打招呼,說來容易。我們這時應該點頭、握手或是簡單問好,還是用力緊握對方的手、來個熱情擁抱或者親吻臉頰呢?這個在我們日常生活都會遇到的簡單行為,卻充滿各種我們不懂的學問。
一個不合宜的打招呼,容易弄巧成拙,引起尷尬和誤會,或甚至有可能引發暴力。說明白了,這是因為不同文化禮儀所造成的衝突。
要躹躬還是握手?要握手還是擁抱?什麼對象才可以親臉頰?左右兩邊臉頰都親嗎?應該先親左邊還是右邊臉頰?為什麼問候如此重要?我們能否找到一個最完美的打招呼?
這是一本寓教於樂的書,作者曾是一名外交官,在超過50個城市居住,因此了解與不同國家和民族的人們打招呼的相處之道。當他與陌生的種族和人民接觸時,經常像是愛麗絲墜入兔子洞,不知所措。這使他開始深入觀察:問候是怎樣一回事。
「問候」是如何從人類文明中發展出來?透過禮儀、身體語言、進化、神經科學、人類學和歷史,敘述如何有效表達「問候」。
有研究顯示,我們的身體語言最容易給他人留下印象,是語言表達的五倍之多。因此,政界和商界精英無不開始研究問候禮儀的科學因素,並試圖在這個環節為自己和未來贏得優勢面。因為一次錯誤的握手,可能會毀掉一宗生意或是一次競選。
藉由深入研究文獻與個人經驗,再搭配多位專家的專業見解──包過從全球知名的靈長類動物學家Jane Goodall到英國卓越禮儀教練William Hanson,本書作者提供讀者一個迷人而啟發性的旅程,帶給我們豐富的社會文化知識,懂得從打招呼的過程中,理解人們善用問候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