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銳利目光審視西方環境保護家和道德聖人,距離地為我們展現自然保護區面臨的窘境。
東非國家莫三比克的國家公園──戈龍戈薩國家公園(Gorongosa National Park)成立1960年,照顧數千種類的野生動物和植物,是莫三比克克的瑰寶,但因幾十年內戰不斷,幾乎將其摧毀殆盡。對於西方慈善事業而言,這裡是完美之地。重建公園、吸引遊客,對於環境和生活在這個地區的貧困村民來說,無不是個雙贏方案。然而,為什麼許多研究人員發現隨著興建項目的進行,當地人愈來愈食不果腹、沒有活力、貧窮呢?為什麼重新吸引野生動物的難度遠遠超過預期呢?
為了追尋答案,本書作者帶領讀者穿越非洲南部,從滿是鯊魚的厄加勒斯角水域,到試圖拯救瀕臨滅絕的豺狗保護區。她探索西方人試圖「修復」發展中國家的複雜而混亂局面時,所引發更大的問題──所有的出於善意,卻往往忽視當地人的意願。作者透過故事挖掘了令人振奮的故事背後的隱情。當我們幫助非洲人時,往往誤解當地人的真正需求。
這本書透過扣人心弦的文字,敘述了環保人士、叛亂分子、偷獵者、企業大亨、大象和憤怒靈魂的故事,促使我們深刻思考慈善事業和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