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艦、飛行器、機器人、無人機、網路戰──近百年來,對於未來戰爭,我們做過哪些預言?相較起預料中的事件,那些不可思議的發展,又有幾次成真?
英國頂尖戰略思想家提出一個思考戰爭的新方法。
1912年,亞瑟.柯南.道爾爵士寫了一則短篇故事,描述一場由潛水器從水下發動的戰爭,過程中有多艘客輪遭擊沉。當時英國多位海軍上將出面駁斥,理由不是技術上可不可行的問題,而是任何文明國家都不會做出擊沉民船的行為。現實中的戰爭往往與預期中的相悖,這與神奇的技術或工程面向不大有關係,而是跟我們無法想像會被踰越的人道、政治或道德門檻比較有關。
倫羅斯.傅利曼(Lawrence Freedman)指出,歷史上有各種各樣關於戰爭起因和作戰戰略的見解和構想,能夠引導我們對未來戰爭的預測。傅利曼指出透過觀察過去人們對未來戰爭的看法(以及這些看法為何往往都是錯的),何以能讓現在的我們更切實際地思考未來衝突。
《The Future of War》帶領我們回顧兩次大戰前的蘊釀時期、後冷戰時期佔據各項辯論主題的核子時代和各國內戰,以及當前搶佔各方焦點的混合戰和網路戰。當代其中一位最傑出軍事戰略史家的絕妙見解盡在本書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