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出版的中文書
英美暢銷排行榜

 

非文學類(德文/科普)
更新日期:
2017-01-11
​​Denken wird überschätzt: Warum unser Gehirn die Leere liebt
​​Niels Birbaumer , Jörg Zittlau
Ullstein
September 2016
256pp
書籍編號:
03-9429
已有德文電子文稿,歡迎索稿審閱!
● 內文簡介

放空的大腦──快樂的大腦。

當現代的科學家不斷例證思考對於大腦的重要時,人們便積極地開發及訓練腦力,甚至害怕大腦暫停思考,呈現放空的狀態。然而,大腦的放空真的會對我們造成不良影響嗎?

大腦的放空可以優劣區分。好的大腦放空如同冥想,或是心無旁騖地專注於某一件事情,如著色、運動、聆聽抒情音樂等,這個階段的大腦仍然維持運作,不過它釋放的腦波卻可以刺激腦部的聽覺、視覺、觸覺,也就是說,適當的放空大腦的確有助於感知能力的提升,並且激發創造力。

在某些危急的時候,包括受到過度的驚嚇、陷入重度昏迷、受外力撞擊等狀況,大腦也會呈現放空的狀態,此時的放空較無益處,卻是大腦的自我防護措施。這時大腦將本能地啟動封閉機制,杜絕外界的資訊,使大腦避免過度的刺激,也因此人們偶爾會短暫地失去記憶,

大腦毫無疑問地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無時無刻地運作及學習,使我們亦於適應新的環境,學習新的技能。正是因為它強大的彈性,受過創傷的兒童或者納粹集中營的戰俘,才得以重建日後的生活,重新感受愛。

適當的思考確實有助於大腦的發展,然而在現代的科學中,鮮少提及大腦需要休息的概念,因此本書除了闡述放空大腦的益處之外,也以科學角度頗析腦部的實際變化,實證放空大腦的益處。

 

● 作者簡介

Niels Birbaumer,生於1945年,在維也納及倫敦主修心理學與神經生理學。之後於杜賓根大學醫藥心理學系教授行為神經科學,在國際多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

Jörg Zittlau,主修哲學、生物學及運動醫學。現為一名自由記者,主要寫作各類學術報導及心理學相關文章,也寫作多本暢銷書,現與家人一同居住在德國布萊梅。

 

● 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