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書展高詢問度proposal!
★已授權英(Duckworth)、澳(HarperCollins)!
生動揉合科學、大眾流行文化、個人回憶錄,探索友誼的意義、維繫,終究人為什麼需要友誼?——
為什麼有的友情可以一輩子,有的卻稍縱即逝?如何與有害的朋友「分手」?男人女人之間真的存在柏拉圖友誼嗎?你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再結交新朋友?人的身分認同多大程度來自交往的朋友?
友情就像維持生存所需的水:缺乏時,我們渴求需索;但當水隨血管遍行全身,我們也正因此遺忘了它的價值。結交朋友的基本欲望存在於人的DNA;演化,使我們努力尋求與其他人連結。然而,我們終其一生尋求同伴,在各個朋友圈裡生活,卻同時染上這個時代最嚴重的流行病,陷入極度的孤獨深淵。孤獨不斷侵噬我們,帶來痛苦,甚至造成大眾健康危機。假使友情本身便是解藥,不僅是轉移注意力,我們如何可以有所不同?
全球的科學家與心理學家已逐漸發現友情的療癒力。友情能使大腦保持活躍,因此可能有助預防阿茲海默症;友情的效果比嗎啡還要強;友情可以改善心臟健康,增進生產力,還能引發並訓練同理心,支持我們度過創傷。友情比戒煙、減肥或運動,與身體健康有更強烈顯著的關連,確實能延年益壽!
然而關於友情,仍有許多我們不瞭解,或難以言明之處:為什麼有的友誼可以一輩子,有的卻稍縱即逝?如何與有害的朋友「分手」?男人女人之間真的存在柏拉圖友誼嗎?你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再結交新朋友?
記者Kate Leaver在《友誼的療癒力量》(The Friendship Cure)中論證友情可以治癒孤獨、忽視、焦慮、身心健康低落等普遍的現代「疾病」。她在書中探討友情究竟為何物,擁有友誼是什麼感覺,友誼如何延續,我們為什麼需要它,該如何充分從友誼中獲益。 她採訪科學家,與交情深厚的老友們談話,尋找非凡的故事,擷取自身經驗,生動揉合科學、大眾流行文化、個人回憶錄,來理解友情這種被視為理所當然的關係,探索友誼的意義。
規劃章節
第一部: 如何結交朋友,了解他人
1. 何謂友誼
2. 人是社會性動物
3. 與有毒的朋友分手
第二部: 尋找同類
4. 閨蜜目標(squad goals)與女性友誼
5. 男人間的浪漫(bromance)
6. 柏拉圖友誼
7. 職場朋友
8. 數位友誼
第三部: 友情療法
9. 孤獨流行病
10. 心理健康與友誼
11. 友誼練習
12. 從此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