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出版的中文書
英美暢銷排行榜

 

非文學類(社科)
更新日期:
2010-03-11
The Matthew Effect: How Advantage Begets Further Advantage
Daniel Rigne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arch 2010
165p
書籍編號:
03-901
已有樣書,歡迎索書審閱!
● 內文簡介

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已形成貧富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社會學家Robert K. Merton稱此現象為「馬太效應」(The Matthew Effect),取自《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耶穌說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教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當我們仔細審視這一原理的社會效應時,會發現它越來越複雜。所謂最初的優勢地位可以為人帶來進一步的優勢,並不完全正確,而劣勢也未必就意味著失敗。我們該是重新思考這個理論的時候了。社會學家Robert K. Merton的觀點對於人類的平等公正概念可能帶來重大影響,挑戰人們對文化、教育、政府政策的信心。

本書作者是首位對「馬太效應」做出廣泛研究的學者,並證明此效應成立與否的條件。在《馬太效應》(The Matthew Effect)一書中,他探討了日趨嚴重的不平等究竟是因人類無法控制所造成,還是因社會結構的關係隨之而變。書中,作者重新審視我們對「社會」這個核心的假設,促使我們思考不平等的根源。

作者分門別類地用幾個段落說明研究結果,揭露出隨著時間的推移所產生的不平等發展。書末,他探討了馬太效應的道德與政策含意,例如處於社會劣勢的學生是否應該比處於優勢的學生得到更多的援助呢?書中是作者對最新研究發現的總結,引起決策者、社會學家及大眾的思索。

 

● 作者簡介

Daniel Rigney 是聖安東尼奧市聖瑪麗大學的社會學家,曾擔任該校榮譽專案主任23年。他的興趣在於社會理論、宗教與文化社會學,以及社會公正問題等。著有《The Metaphorical Society: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Theory》。

 

● 媒體報導

「本書從多個視角與側面探討了馬太效應,語言通俗易懂,讓一般讀者容易理解。作者以流暢文筆將有趣的研究發現展現在讀者面前。」——Peter Riley Bahr,韋恩州立大學(Wayne State University)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