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出版的中文書
英美暢銷排行榜

 

非文學類(德文)
更新日期:
2016-04-20
Wer überlebt?: Bildung entscheidet über die Zukunft der Menschheit
Reiner Klingholz, Wolfgang Lutz
Campus
February 2016
300pp
書籍編號:
03-8845
已有德文書稿,歡迎索稿審閱!
● 內文簡介

教育決定人類的未來!
兩位德國人口統計專家從文化、經濟深究教育重要性,同時闡述教育問題不解決,未來社會將如何演變?

決定人類最後的生存,不是原物料,也不是氣候,而是教育。

身在充斥競爭的時代,多方面學習已是必要之事,更因當前日新月異的科技,我們無時無刻、不論老少,必須獲取新的知識及資源,原因是避免遭到世界的淘汰。

雖然大家一致認同教育的重要性,然而諷刺的是,教育在整個世界依舊無法普及,無法獲取良好資源的人,較難於社會立足,於是貧窮與絕望接踵而來,因此暴力與犯罪逐漸蔓延。

《誰可以倖存?》(Wer überlebt?)兩位作者認為,教育不只可以帶領世界的進步,同時亦可阻止恐怖主義的延燒。經過調查證實,許多釀成無數死傷的恐怖份子實際上未曾接受教育,不識字的他們除了看不懂可蘭經,更因為他們的無知,被慫恿或是教唆執行違反道德及兇殘險惡的「聖戰」。

一個人的發展潛力高,前途成功機率相對提高。兩位作者提出重要戰略:投資在師資與學校,再來是經濟方的配合,因為單獨的教育無法拯救世界,還需後續的職場配合,正確引人進入職場的管道。如果這一切獨缺教育,國家在初步就會輸,向貧窮沉淪,進而導致引起世界動盪的根源。

本書主張世界正處於教育文化的鬥爭之中,並歸納三項湍於教育的論點:
1. 唯有教育可以對抗極端組織

2. 目前國際間對教育方面的各種援助少之少

3. 當今世界各國極力發展經濟,然而經濟應建立於良好的教育之上,目前教育及經濟缺乏接軌的措施

這是一本關於接受良好教育及未受教育的論戰,而此鬥爭不但與所有人息息相關,也將深刻影響人類未來的發展,因此,是時候思考該如何將教育變成每一個人的權利與義務。

《誰可以倖存?》一書以七大章節闡述面臨教育鬥爭的世界:

前言:教育的敵人和人類的未來
第一章 籌辦教育文化的抗爭:女孩有學習的權利嗎?對馬拉拉的打擊。
第二章 沒有意圖地通往現代化:馬丁路德如何將教育帶向貧民。
第三章 從赤貧通往尖端:人力資源如何變成成功的故事。
第四章 在失敗者的路上嗎?:阿拉伯世界的困境。
第五章 非洲與印度的不明情況:巨大的教育缺失,嚴重的人口過度增長。
第六章 教育的好處:六個支持教育的強力論點。
第七章 向前邁進或是大災難:對未來狀況的分析。
結論 該怎麼辦?二十一世紀的教育計畫。

 

● 作者簡介

萊納.克林赫茲(Reiner Klingholz),為德國人口學專家,柏林人口與發展機構的負責人,該機構為德國主要人口議題的智庫。作者曾為自然科學編輯,並獲得若干新聞獎。

沃夫剛.魯茲(Wolfgang Lutz),為維也納人口統計學的研究所(VID)所長,亦是國際應用系統分析機構(IIASA)之世界人口計畫領導人。作者目前亦擔任維也納經濟大學統計教授。

 

● 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