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後,新世代年輕人成為社會中堅,他們會引領中東地區走向怎樣的未來?透過描繪年輕世代的肖像、年輕人在革命瓦解後的失望,探索影響這些在衝突價值間掙扎的年輕人的複雜力量,試圖回答全世界關注的中東未來議題。
為何一個伴隨好萊塢電影與世界各國名牌成長的世代,會轉向宗教力量?在性與傳統,消費與信仰之間該如何選擇?何以曾經歌頌自由的人,會支持軍事化國家?
2003年,作者剛自牛津大學與倫敦學院大學畢業後動身前往開羅在報社工作,學習阿拉伯語,認識了許多與她年齡相仿的年輕人,看見了一個改變在即的國家。埃及三十歲以下的八十萬年輕人口中有三分之二,在無法供養人民的獨裁統治政府,與權威式、順從傳統的父母輩間感到窒悶、沮喪,身處貧窮。她擴大腳步與視野描繪年輕世代群像,從開羅的水菸咖啡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工作室、會議室,到葉門與沙烏地阿拉伯嚴厲的宗教學校,開始看見網路、購物、在網咖交遊等現今生活方式,如何與對傳統伊斯蘭價值的渴望格格不入。
2011年點燃的阿拉伯之春一度帶來改變的希望,卻在節節高升的社會暴力、經濟崩盤、對抗獨裁的力量分化瓦解後陷入更激烈的猶疑與衝突。
《世代革命》主要追溯四位埃及年輕人的故事:無神論者軟體工程師,反抗家人和整個村莊的鄉下女孩,曾經的宗教極端分子,想成為殉道者的青少年,透過描繪年輕世代的肖像,探索影響這些在傳統和現代間掙扎的年輕世代的複雜力量,他們的故事又透露了中東地區未來的何種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