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版權已售,由傑森.席格(Jason Segal,熱門影集「追愛總動員」男主角之一)、傑西.艾森柏格(Jesse Eisenberg,「社群網戰」男主角)主演,導演為詹姆士.龐索德(James Ponsoldt,曾執導「戀夏進行式」「醉生夢醒」)。7/31將於紐約及洛杉磯上映。
★《出版人週刊》、《書單》、《時代雜誌》、《紐約客》、《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各大媒體一致好評!
短短五天的公路之旅,透過得獎作家大衛.利普斯基(David Lipsky)有趣且鼓舞人心的筆觸,生動如實描繪出美國當代聲譽最卓著的作家大衛.福斯特.華萊士(David Foster Wallace)令人難忘的印象。
大衛.利普斯基認為,美國最優秀的年輕作家,非大衛.福斯特.華萊士莫屬。根據利普斯基的說法,華萊士在九○年代為《哈潑雜誌》所寫的文章「就像第一次聽聞我所認識的每一個人腦中的聲音:這就是我們所談、所經驗、所思所想;它就像聞到空氣中的濕氣,看到一哩外的風暴出現的第一道閃光。你會知道有種巨大的說不出的什麼正在來臨。」
1996年,《滾石雜誌》派記者暨作家利普斯基去參加華萊士(時年三十四歲)的新書《Infinite Jest》(這本小說讓他揚名國際)巡迴最後一站。他們下棋時都曾輸給對方。他們衝去芝加哥,只為了趕上一班不存在的班機。在明尼亞波利斯,他們忍受一位可怕讀者的護送。華萊士做了新書朗讀、簽書,且參加一次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的說書。他們飛回伊利諾州、開車回家、遛華萊士的狗。在這些日常活動中,華萊士盡其所能,與利普斯基分享非凡的事物,亦即所有關於他的生活、他的感受、他的思想,以及所有能使他驚嚇、著迷、迷惑的事物,從他在精神病院的經驗,談到電視、現代詩、愛,以及寫作。在華萊士文學式的敘述中,派利普斯基漸漸感受到愛。他頻做筆記,停止對華萊士的忌妒,轉而崇敬,一如對《Infinite Jest》這本書的感受。
這是本時序只有五天的自傳,透過華萊士親自口述的文字,本書如實呈現出華萊士的親身經歷,以及他那驚人的、充滿人性及警示意味的世界觀。在書中可看到身為一位年輕作家,試圖在自己的期望與他人的期望之間取得平衡;可看到1996年三月時,年輕的華萊士,以及是什麼造就了華萊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