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一部暢銷書《Confessions of A Surgeon》之後,外科醫師Paul A. Ruggieri再次為讀者揭露醫療體系背後不為人知的內幕!
根據數據顯示,近幾年外科手術的動刀頻率高得嚇人,每年更以驚人的速率持續成長。遇到各種大小毛病,好像只要「喀嚓」一聲,將病灶切除就萬事OK了。
不過,內行人不說,我們或許永遠不會知道,一項手術的進行將會為醫院、外科醫生,與保險公司之間創造極高的收益,於是在金錢的驅使之下,許多醫生只好昧著良心選擇先「喀嚓」了再說,而有了醫生的背書,病人也更贊同這種看似一勞永逸的方法。
書中一個真實的案例提到,一名年約40多歲,體態健康的中年婦女躺在手術台前,經過了嚴密的身體檢查,證實她的身體沒有任何的異狀。既然她那麼健康,為什麼還要白白捱這一刀呢?
原來早在幾個星期之前,這名婦女向醫生陳述了類似膽囊發炎的症狀,經過一連串的診察證實,她的膽囊並無異狀,身體一切正常,可是這名婦女仍然不放心,於是說出了這句話:「為什麼不乾脆將它割掉,反正我也不需要,不是嗎?」
結果,醫生開始著手安排手術的行程…
對於一位經驗老道的外科醫生而言,切除膽囊是一件用不著20分鐘的小手術,卻可以為他個人帶來1,000塊美金的收入,何樂而不為?
身為一位外科醫生,經常會面臨這樣模糊的醫療灰色地帶,可是比起其他的治療方法,動手術能帶來高額的進帳,有時甚至相對簡單。這導致很多原本不需要動手術的病人,莫名其妙被推進手術室的奇怪現象,不僅威脅了病人的安全與健康,更浪費了龐大的醫療資源。
在這部扣人心弦、令人憂心的醫師告白中,作者以真實個案作為舉例,直搗黃龍地進入醫療產業的核心問題,讓讀者能夠清楚了解:金錢如何成為醫療選擇當中最重要的幕後推手。
身處在這個金錢主義掛帥的時代,外科手術成為一項能夠隨意販售的商品,而醫療品質與病人的福祉,最終將成為這場金錢遊戲中必然的犧牲品。對於這般血腥的慘痛代價,本書引導我們共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