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立茲獎得主,暢銷書《原子彈的生成》(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作者Richard Rhodes,在新作中聚焦西班牙內戰,透過記者、作家、藝術家、醫護人員的視角道出其中不凡的人性故事!
西班牙內戰(1936-1939)深刻震撼啟發了眾多傑出的藝術家與作家,包括畢卡索(Pablo Picasso)、米羅(Joan Miró )、蓋爾霍恩(Martha Gellhorn)、海明威(Earnest Hemingway)、歐威爾(George Orwell)、帕索斯(John Dos Passos)等人。當歐洲天空逐漸蒙上另一次世界大戰的預兆陰霾,這場戰事中對抗法西斯、捍衛民主的理想召喚與殘暴的衝突,催生出許多曠世鉅作,像是畢卡索的《格爾尼卡》(Guernica)、海明威的《戰地鐘聲》(For Whom the Bell Tolls)、歐威爾的《向加泰隆尼亞致敬》 (Homage to Catalonia)、記錄電影《西班牙土地》(The Spanish Earth)。
在豐富的藝術與文學創作之外,內戰也激發出軍事與醫療科技的重大突破。新型飛機、武器、戰術在激烈衝突中應運而生;從天而降的無差別毀滅攻擊,首度成為駭人的現實。然而當破壞性科技助長了暴力,建設性科技亦擴大了人的悲憫同理心;在這恐怖之中出現令人振奮的醫療進步,義務支援共和軍的醫生與護士設計出像是有效率分類傷患、收集與保存血液的方法等戰地手術及輸血的革新技術,不只拯救無數內戰中的士兵與平民的生命,往後更造福了全世界。就各種面向而言,西班牙內戰可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整個二十世紀的實驗檯。
從鳥類學家與畫家奧杜邦(John James Audubon)的一生到原子彈的發明,Richard Rhode善於淬取關鍵歷史時刻,以生動富故事性的方式向讀者說明。他在新書《Hell and Good Company》中帶領我們深入戰地與防空洞、藝術家工作室、戰地醫院擁擠的病房,以及見證戰爭殘酷的記者、作家、醫護人員的內心,書中較少著墨政治面分析,而更專注描繪過去未充分被訴說的人性故事,呈現西班牙內戰孕育出的意識形態、美學與科技發展如何永遠深刻改變了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