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蟬聯11週德國明鏡週刊暢銷排行榜
★ 德國銷量逾11,000冊
本書主題「拒絕愚蠢」,要對抗的並非是智商低下的愚笨,而是誤判情勢、緣木求魚、白費時間等的行事愚蠢。波普博士(Ernst Pöppel)是大腦專家,自然對其腦部科學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他深入淺出解說大腦運作機制與損害腦力的行為。華格納(Beatrice Wagner)是兩性治療與性治療師,她在本書中以許多治療案例解說人類大腦的能與不能。我們掌握這些背景知識後,就能對大腦認知錯誤、導致犯下可笑錯誤的原因有更深層的瞭解,進而加以避免。
波普和華格納首先說明無知的原因,接著提倡休息、慢步調、瑕疵等哲學,並以社會與個人實例來解析大小愚蠢行為。他們認為,錯誤認知常會妨礙判斷力,造成人們忽略自身極限,導致行事愚蠢,例如,兩三下就想將異常複雜的情況描述清楚、一次要執行多項任務,或永遠都在與時間賽跑,都是野心過大、低估達成目標所需的時間。如此行事,不但無法面面俱到,反而成效拙劣,搞砸一切。人並無完美,多少會犯錯,但只要瞭解其背後原因,將有助於避免出錯。
本書內容架構如下:
一、接收過多資訊令人忽略思考,導致愚蠢
二、貪快,易做出蠢事,慢中生力量
三、視角錯誤,行事亦愚蠢
四、朋友過多超出腦力負荷,導致愚蠢
五、優柔寡斷等著撿剩,是一種愚蠢
六、專家思考不切實際,導致愚蠢
七、只閱讀而忽略五感,導致愚蠢
八、人類是創世的瑕疵品
九、另類參考文獻:關於愚蠢的其他資料
作者首先釐清何謂愚蠢,接著說明 IQ 定義的愚蠢、愚蠢所造成的衝擊、PISA 測驗的迷思、高速資訊流對個體的影響。作者也對社交網站如臉書等進行批判性的研究。書中並以實例說明過勞的影響。過重的負擔是蠢事的肇因,或者說,它根本就是愚蠢的表現。過度看電視、用電腦會導致愚蠢,但是過度閱讀也會如此,都需避免。本書還會教導大家認清自己的強項、特色,發掘個人的感受、直覺,培養瞭解他人、識別模範的能力。
《拒絕愚蠢》(Dummheit)這本書的題材新穎,以輕鬆活潑、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大腦科學及人類行為,匯集許多難以具體化、常受忽略的防呆要領,是一本兼具知識性、娛樂性與實用性的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