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一直困擾人類超過半個世紀,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在日本廣島丟下第一枚原子彈開始,核武已經成為各國的惡夢。儘管自二戰結束後,並沒有一個國家使用過它,然而,有能力的國家都爭相要生產核武,在又害怕,又要擁有,又不敢使用的情況下,持續惡性循環。
國際著名國際關係學者 John Mueller 在他的新書《Atomic Obsession》中指出:這是人類自找的心理問題,不論是從歷史或邏輯上角度,核武裝置一直被人所究病,但各國領導完全無視這一切,矛盾的是,如美國這等超級大國,在受到嚴重的恐佈襲擊後,也不情願使用核武對付恐佈份子,因為分析家一般過份高估了核武所造成的毀滅性,甚至認為核武器可以裝在手提箱內,像一般的炸彈一樣。
作者透過他的新作,徹低解開人們對核武的迷思。他認為,恐佈份子隨時取得核武器的說法全無根據,又指出西方國家努力防止核武在中東地區伸延的結果,只會產生更多的痛苦和暴力,反而加促了武器的擴散。在核這個充滿爭論的話題上,作者以敏銳的智慧從美國軍事工業和反對者的爭議中,提出核武對世界在實質和無形上的影響,以及其歷史發展,讓讀者對核武和擁有核武或想得到核武的國家有清楚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