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25日是「國家失蹤兒童日」,為什麼訂在5月25日呢?因30年前的這一天,一位年僅六歲半的男孩Etan Patz在上學途中失蹤了,從此再也沒有人見過他。當時頭號嫌疑犯Jose A. Ramos——一位有戀童癖的警察——後來向Etan的父親要求2元才願意透露他的兒子失蹤後的故事,不過Etan的父親斷言拒絕這位很有可能讓自己兒子永遠失蹤的人的交易。《After Etan》一書作者Lisa R. Cohen 搜集大量的資料和拜訪此事相關的人物,重組這宗在當時引起社會極大關注的失蹤事件的來龍去脈,還有Etan的一家人如何渡過失去愛子的思念痛苦日子,並且互相扶持走過悲傷。
1979年5月25日的早上,天氣晴朗,Etan第一次獨自一人從家裡走到校車站牌等候校車,這段路途距離不到一百米,但這一天Etan沒有搭上校車上學,從此也消失了,於是警方展開地毯式搜尋Etan的行動。從他住家的邁克頓小鎮延伸到鄰近多國地區,都張貼他可愛笑臉的失蹤尋人啟事,也有傳媒大肆報導,但始終一無所獲,一點線索也沒有,Etan就像人間蒸發一樣。即使當時警方有列出一名有戀童癖的重大嫌疑犯Jose A. Ramos,最後因證據不足當庭釋放。在Etan失蹤後的那些年,他的父母和親人完全陷入痛苦和無助之中。
當他們不再抱有希望找回Etan時,若干宗失蹤兒童性虐待的嫌疑犯Jose A. Ramos架設一個名為「失蹤兒童的命運」的網站,其中一則寫到「Etan Patz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若有熱愛自由和有愛心的美國人想知道真相,請付2元美金諮詢」。一天,Etan的父親無意在網路上看到這則訊息,卻斷然卻拒絕花錢買這個真相。
為了重組這宗失蹤案,本書作者Lisa R. Cohen訪談超過一百位相關人物及警方手上的大量調查資料,採用說故事手法完成這本感動人心又讓人寒顫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