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記者和暢銷作家Chris Turner在一掃《The Weather Maker》一書的陰霾和《An Inconvenient Truth》一書的殘酷之後,終於能在他的著作《希望地圖》(書名譯自:《The Geography of Hope》)尋找到我們對未來世界的希望。《希望地圖》這本書入圍〈國家商業書獎〉和〈Wilfred Eggleton非文學書獎〉兩大獎項的初步提名獎項。
「積重難返」這個冰冷一詞,仿佛成為所有生態預言者們的嘴邊咒文,也仿佛象徵它的出現接踵而來的是冰層消失或溶化,預言著無法避免的災難與恐懼。《希望地圖》這本書敢於打破這種恐慌與絕望的宿命論,指引讀者熬過那漆黑的征途,尋找世界存在的希望與光明。
本書作者利用翔實的第一手報導、深入的分析和充滿激情的文字,為我們拼湊出介於悲觀與希望之間的點點星光,從加拿大最大的風場到亞洲最環保的建築,再到歐洲最友好的環保社區。這本書絕非一本僅關於環保科技的書,作者試圖透過本書來探索能夠支撐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思想的新模式──從泰國北部鬱鬱蔥蔥的小山,到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各國議院;從印度南部以微貸形式重建社會結構的村莊,再到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智庫。
在這本書裡,作者以第一人稱的身份參與講述,在希望和焦慮的字裏行間尋找指引人類生存的燈塔,將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地標拼接起來,組成一幅閃爍著的希望地圖。
當世界的大部分地區還在為氣候變化爭辯時,對自然與經濟的幻象憂愁時,丹麥已經義無反顧地走上尋求人類可持續生存的道路,最具標誌性的成就莫過於在Samsø島上艱苦卓絕的探索。如果說人類的希望地圖上有那麼一顆閃耀的星星可以被其餘所仰望,那麼非Samsø島莫屬,或者更準確點說,就在島上的Jørgen Tranberg農場。
也許人們提及諸如生態革命、清潔能源和可持續發展一類的主題詞時,映入眼簾的情景多不可數,但可以確定的是,有這麼一幅畫面是我們從未見過的。Dane,一位年歲過半百卻精神抖擻的老頭,穿著膠靴在泥漿和牛糞裡辛勤地勞動。Samsø島探索的革命性和讓人歡欣鼓舞的原因盡在於此。它不僅僅是一場變革,更是可以立即付諸實施的行動。看似杯水車薪的努力,雖不及肆虐小島的十月寒風那麼突兀,卻悄然地改變著我們的Tranberg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