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非文學暢銷書排行榜第三名
數位時代會重現焚書抗儒的浩劫嗎?法國著名作家和文學評論家Frédéric Beigbéder認為這個浩劫已經近在咫尺。所有迷戀紙本書的人、偏愛實體書而不習慣閱讀電子書的人,都已經淪為時代的落伍者。
法文暢銷非文學《Premier bilan après I’apocalypse》一書中,自認是落伍者的Frédéric Beigbéder要在這個浩劫發生之前,蒐羅一百本最具意義的文學著作與讀者分享,同時針對實體書和電子書進行一場劃時代的討論。
作者竭盡所力從逐漸被遺忘的名著作中,以一種完全的個人喜好,選擇了可讀性強、風趣、幽默、機智又明晰的著作,從第一百本開始逐一倒數他的百大清單,當中包括有經典名著,如194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的《Paludes》、美國小說家史考特.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的《La Fêlue》、沙林傑(J. D. Salinger)的《麥田捕手》等,但也包括令人驚訝的著作,如享特.湯普森(Hunter S. Thompson)的《Las Vegas Parano》、美國搖滾樂人科特.柯本(Kurt Cobain)的《Journal》等。在每個選擇中,作者簡明扼要原書內容、作者介紹、它對21世紀的文學貢獻,以及雀屏中選的主要原因。
在書中,作者發揮他的辛辣活潑特性,運用半開玩笑的豪言壯語、冷嘲熱諷的機智風趣,分析紙本書在數字時代的過渡期,而前者如何銷聲匿跡。他熱情維護紙本書,一點一滴指出電子書的種種弱勢,例如數位化如何導致閱讀能力衰竭等極具洞察力的見解,並認為電子書的出現,我們無法在飛機上偷窺鄰座美女手中書封面的幽默理據。
作者憑個人主觀偏好選擇百大文學著作,他無視國際間的定論,冷酷無情地拋棄了各種經典文學,又保留了許多當代作家的著作,並指出那些作品對當代文學的重要性和21世紀文壇發展有不可忽視的貢獻,從他的選擇中,讀者不僅可以細味到文學的包羅萬象,更從另一個角度審視過去一世紀的文學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