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心愛之人有所隱瞞,並非我的天性。既然我已敞開心房,就無法封上嘴巴。」──查爾斯.狄更斯
在紀念狄更斯誕辰兩百週年之際,世人將看見狄更斯從未揭露的一面,這是關於文豪與他所愛女人之間私密而動人的描繪。
狄更斯被公認為繼莎士比亞之後創作能量最豐的作家,而影響其創造力最劇的,莫過於三位在愛情學院裡身兼繆斯與老師的女人了。以數百樣第一手資料為本,《Charles Dickens in Love》描述狄更斯生命中最熱烈的愛戀,同時顯示他的小說不僅印證自身最強烈的情感,也是獻給那些教他愛得刻骨、愛得癡傻的年輕女子的紀念篇章。
狄更斯在1870年辭世時,堪稱英語世界裡最知名的人,普世皆悼念這位高貴的靈魂與最偉大的小說家。然而他在遺囑裡提到的第一個名字,竟是位叫作愛倫特南的女子,只有極少數幾人曉得她是誰,而她在遺囑中顯著的存在更是個謎團。關於他與愛倫的情,狄更斯曾寫道:「這份感情屬於我的生命,而將與生命的主人共存滅。」事實上的確如此,直到狄更斯離世,愛倫都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愛倫並不是第一位點燃狄更斯創作能量的女人。他年輕時曾有一位「盈滿他靈魂每道縫隙」的女人,教他整整三年無可自拔,她是瑪麗亞(Maria Beadnell)。而當她最終拋棄狄更斯時,他誓言:「我絕不可能再愛上任何人,除了你。」幾年後,狄更斯的小姨子瑪莉(Mary Hogarth)驟逝,帶給他巨大的震撼,整個餘生他始終緬懷著關於瑪莉的回憶。「我無法相信竟存在如此完美的生物。」三十年後,狄更斯過世時,手上仍戴著瑪麗的戒指。
蓋提斯堡學院英文教授暨本書作者賈內特,在這部考據縝密的傳記裡分析了狄更斯的感情生活,以及愛情在他的小說及傳奇生涯中留下的影響痕跡。儘管眾所皆知他最濃烈的熱情是獻給了瑪莉,他前妻最年輕的妹妹,但賈內特從狄更斯最初的愛人瑪麗亞寫起。大部分的傳記主張瑪麗亞對狄更斯的寫作生涯影響甚淺,然而賈內特卻說她「盈滿(作家)靈魂的每道縫隙」,並宣稱狄更斯被拋棄、希望破滅後,「寫作取代了求愛。」接下來,賈內特才開始更精細地描繪瑪麗,詳述這段情的起源。
賈內特認為這兩段感情啟發了《塊肉餘生錄》的許多面向,強調兩位女性都是狄更斯留下重要遺產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書巧妙地將狄更斯的個人歷史與作品分析融合交織,造就一個既引人入勝又浪漫無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