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教徒、十字軍東征、騎士團、光明會等組織經常是小說創作中被廣泛使用的元素,使得讀者對他們早已耳熟能想。但所謂的異教徒以及天主教國家對他們開戰的背後動機和經過,在歷史上又是如何解讀?
由著名中世紀歷史學教授暨被喻是「最具影響力著作」《The Formation of a Persecuting Society》作者R. I. Moore的最新力作《The War on Heresy》,將以旁精博引、簡練又富故事性的筆法撰寫跨及幾個世紀的異教徒之戰。
在西元1000年後的幾個世紀裡,歐洲人向異教徒多次發動戰爭,其原因是什麼呢?發動戰爭的人究竟將什麼樣的信仰以及行為的人視為異教徒?異教信仰又是如何產生?如果異教如同天主教宣傳中那般危險,為何認為發動戰爭能夠消滅它們?又為何進行如此殘忍的殺戮?
作者指出,在九世紀前的西歐,幾乎沒有所謂「異教」的概念。然而,一個世紀之後,指控別人為異教徒變得司空見慣,與此同時,針對異教的宗教機構也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建立,專門用來審查和壓迫那些被視為非正統宗教的信仰和行為。對異教的恐懼塑造了九世紀後的中世紀歐洲社會,同時也在歐洲歷史文化上留下難以磨滅的烙印。
多數人看異教戰爭,比如最常被提及的歐洲人自相殘殺的阿爾比派十字軍戰爭(Albigensian Crusade),都認為來自異教強烈的威脅是其始作俑者。對此有研究的學者認為,歐洲對異教的宣傳是誇大其辭,甚至是子虛烏有的說法。作者在書中列舉多個例子佐證,提出他獨特又權威的精闢見解。
這本書從時間和文獻等證據中尋找歷史的真相。作者也在自己探究的基礎上,為讀者描述一個深刻且不落窠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