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文學類
更新日期:
2009-05-11
Darwin
Adrian Desmond & James Moore
Penguin Books
October 1992
677p with b/w photos
書籍編號:
03-16
已有樣書,歡迎索書審閱!
● 內文簡介

*Winner of The 1991 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 for Biography

*”無疑地,沒有任何一本達爾文的自傳書比這本書更有可讀性。”──Stephen Jay Gould ,撰於《自然週刊》

大家耳熟能想的「進化論」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正是達爾文提出來的。此本著作《達爾文》精采寫出英國著名博物學者查理士.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的一生故事。

出生名門

達爾文,於1809年2月12日在英格蘭出生,他的祖父是當代頗有名望的科學家、發明家、醫生,父親羅伯特.韋林.達爾文(Robert Waring Darwin)也是一位名醫,他的外祖父和舅舅因為研製中國瓷器,改進工藝有功,舅舅喬賽亞因而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因此,達爾文可說是出生於名門世家,不過他對醫學或瓷器卻沒太大的興趣,天生喜歡各種動物,特別是喜歡蒐集各種植物、貝殼和礦石的標本。這些東西看在父親眼裡,十分憂心。在他父親的想法裡,學醫是一條正路,能夠維持家族優秀的聲望,至於那些標本,只會使達爾文「玩物喪志」。

學醫不成

中學畢業後,父親決定送他去愛丁堡大學學醫,雖然達爾文百般不願意,但是父親非常堅持,而且醫科大學裡也有開設生物學和生理學,也許還有些趣味,所以達爾文決定按照父親的旨意,學習醫科。在學醫的這段期間,達爾文更加充實了他在生物、解剖學上的知識,並且加入了學校內的自然科學社團,他曾在社團的聚會中,提出二項前人研究上的錯誤:一是海蛭的卵衣,被誤認為是墨角藻的幼年期;另一個是板枝介的幼蟲被誤認為是板枝介的卵。像這些發現都需要有細微的觀察和縝密的思考能力,足見大學時代的達爾文已具有相當的科學研究能力。不過他最後還是放棄學醫,原因是在當時麻醉技術不發達的情形下動手術,病人往往「痛」不欲生,達爾文是那種一見到流血、死人就害怕的人,叫他去作那種慘不忍睹的外科手術,簡直是要他的命。

改學神學

1827年秋天,達爾文的父親把他叫回家,說「查理,如果你真的不喜歡學醫,那麼就到劍橋大學改學神學吧!一切我都已經安排好了。」這消息對達爾文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為什麼總是讓我學一些我沒興趣的東西呢?」達爾文原本極度的不願意,但是舅舅喬賽亞告訴他:「歷史上著名的科學家像,哥白尼、布魯諾、牛頓,都研習過神學,而且擔任過神職。」再加上父命不可違的訓示下,他只好耐住性子在劍橋的基督學院學習「聖經」上的真理。但是「聖經」上所說的那些奇蹟,讓他產生懷疑;而他所敬仰的科學家,像哥白尼、伽利略等人,在神學院裡還是受到不公平的毀謗,這些事情都讓達爾文的內心感到「神學和科學的衝突」,於是他只好寄情於自然科學書籍、和野外採集標本的活動,特別是甲蟲標本的蒐集。把甲蟲放進嘴巴的糗事,也是發生在那時候。後人為了紀念達爾文,許多新發現甲蟲就以「達爾文」命名囉!

小獵犬號

在劍橋大學裡,達爾文認識了影響他一輩子的人—韓斯洛教授。韓斯洛教授本身博學多聞,對於植物學、動物學、地質學、礦物學都有深刻的研究,在教授的家裡,每週有一個學術性的聚會,在聚會中達爾文不僅學習到博物學的知識、也結識了天文學家、動物學家、教育學家、哲學家,透過與這些人的思想的交流,達爾文逐漸建構起一套屬於他自己的廣博知識。韓斯洛教授在1831年介紹達爾文參與「小獵犬號」的航行,擔任艦上的科學研究工作,這次的航行,改變了達爾文的一生、也改變了世界。

 

● 作者簡介

 

● 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