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法蘭克福書展重點新書;英國競價中
一位心碎的科學家深入探索心碎的心理學、神經科學與生物化學,揭示為什麼痛苦的戀情結束其實可能對我們有益。
我們每個人在人生中都會經歷心碎,無論年輕或年長,這都是一種強烈且痛苦的經歷,不會輕易被遺忘。但對於為什麼會有這種感受,以及我們能做些什麼——如果可以做的話——我們卻知之甚少。
在《EX:心碎的科學》(EX: The Science of Heartbreak)中,神經科學家安妮.弗萊爾解碼了當你心碎時,身心內部究竟發生了什麼。她解析淚水、失眠,以及我們為何無法停止反覆回想過往記憶背後的科學機制。透過科學解讀,她也提供了應對心碎的建議與技巧,幫助我們減輕情感與身體的負擔。最終,她解釋了為什麼心碎其實可能是一件好事。
這本書融合了個人敘事、經同行審核的研究、訪談與實用工具,用風趣幽默、卻又有理有據的方式,說明你的痛苦可能是神經系統所經歷過的最有益的事件。我們常把心碎當成需要修復的問題,一種必須用藥物解決的病痛,一件令人尷尬的事,但如果它其實對我們有益呢?
書中結合科學探索、個人旅程與瘋狂的自我實驗,將心碎經驗分為三個階段:
◎破碎(Break):分手後的神經與身體全面崩潰,心碎如同全身危機。
◎重建(Build):損傷控制,她分享經科學驗證的方法,透過試驗錯誤走出心碎。
◎蛻變(Becoming):揭示心碎的另一面:如果善加利用,心碎其實對我們有益。
透過科學、決心與一點混亂,本書告訴我們心碎不只是讓人勉強存活的經歷,它更是促使我們改變的力量。
本書預計於2026年底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