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最受期待好書:《歐普拉每日》、《城鎮與鄉村》(Town & Country)、Brit + Co推薦
★Belletrist 讀書會選書
★英國《泰晤士報》本週之書
★美國亞馬遜暢銷自我成長#99
這是一部毫不避諱的母職回憶錄,大膽提出這樣的問題:當「懷孕時你該期待什麼」最終變成數月的憤怒、痛苦、腦霧,以及對性、事業與自我認同的全面放棄,會發生什麼事?
「那孩子客觀來說就是一條小蟲,更糟的是,一條長著我鼻子的小蟲。」歡迎來到莎拉.胡佛坦率而充滿張力的母職觀點,她顛覆了社會長久以來餵養女性的甜蜜敘事——那種一與孩子見面就立刻連結、並展開母職喜悅之旅的故事。
就像多數人一樣,莎拉.胡佛從小就對自己的人生有一番想像。她從印第安納州搬到紐約市攻讀藝術史,人生看似正朝理想方向發展。她順利取得學位、進入畫廊工作、結交朋友,也遇見了有趣的藝術家,其中一位成為她的丈夫。但當胡佛懷孕後,她的人生開始一點一滴崩解。
她覺得自己像個活在錯誤身體裡的冒牌貨,與朋友和丈夫逐漸疏遠。焦慮、恐懼、罪惡感與羞愧感幾乎要將她吞噬。她甚至曾在醫療過程中遭遇創傷,成為強烈的心理觸發點。而當她的兒子誕生時,自己沒有想像中的「喜悅」。
儘管接受了協助、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她的絕望依然揮之不去。在哀悼那失落的自我、對世界充滿憤怒之際,她發現自己痛恨著孩子、丈夫,甚至自己。她害怕這一切永無止境。在醫師診斷的協助下,胡佛逐漸理解那些困擾她的症狀原來是產後憂鬱症——她並不是一個壞母親,也不是失敗的女人。
《母職超載》(The Motherload)最核心的訊息,是學會原諒自己。它拒絕了社會將「母親」理想化為完美存在的文化觀點,並以誠實、有力、時而帶有黑色幽默的筆調,描繪婚姻、人生與育兒的高低起伏。這是一本與眾不同的母職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