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出版的中文書
英美暢銷排行榜

 

非文學類
更新日期:
2011-09-20
Infinite Vision: How Aravind Became the World’s Greatest Case for Compassion
Pavithra K. Mehta and Suchitra Shenoy
Berrett-Koehler
Sep. 2011
200p
書籍編號:
03-1438
已有電子文稿,歡迎索稿審閱!
● 內文簡介

全球最具革命性的組織阿拉文眼科醫療系列(Aravind Eye Care System,以下簡稱阿拉文)是印度,甚至全球最具規模的眼科護理和醫療組織,過去三十年為超過三千二百萬人提供免費或低收費的眼部治療,阿拉文的建立和發展經過艱辛而令人動容,其成功更讓哈佛大學、加州大學、史丹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等一流學府的經濟學家對經營非營利組織完全改觀。它的成功得從一位退休眼科醫生說起,被喻為印度版《三杯茶》。

1976年,58歲的眼科醫生G. Venkataswamy因為風濕性關節炎引起手指殘疾,無法進行眼科手術而決定退休。可是他眼見有90%病患是窮人的印度,絕大部份患有眼疾的人因為無法負擔昂貴的醫療費用,加上沒有及時和適當治療下失明,於是他在一個印度小城杜賴成立一家阿拉文眼科醫療診所,專為窮人提供免費治療。然而,要接受治療的窮人實在太多了,只靠捐獻如何能維持下去?

在《Infinite Vision》一書中,作者述說成功的阿拉文背後一個非凡的故事,包括一群醫者如何為了提供世界一流且免費的眼科治療而努力不懈,而且幾乎完全經濟獨立自給自足,違反了高成本、高質量的經濟概念,並分享它的成功哲學,以及其成功之道。

阿拉文求診人數,每年有超過一半是免費的,大部都是窮人或極度貧窮的人,雖然如此,但該機構一直自給自足收支平衡,病人不僅享有免費的診治、手術和醫藥,甚至包括免費的交通、住宿和膳食,病人可以選擇付費和免費,如果付費的話,也可以選擇支付全額、半額,或更低額的費用,沒有任何的審查程序,病人在接受治療之前自由決定,而不論是免費或是付全額費用的病人,都享有同樣的高水平的醫療服務。這個看似愚不可及的方法,結合愛心和正直,卻能化作成功的經濟模式幫助上千百萬人。

阿拉文的目標是為一群無法付錢的人看病,提供低成本高質素的醫藥,利用付費病人的錢補助免費看病病患的醫療費,而為了吸引願意付費病人的求診,他們設立醫生和護士培訓,提高醫療團隊的質素,同時設立眼睛銀行,接受眼角膜捐贈,又成立了自己的研發生產機構,製造人工晶體,大幅降低成本,把手術成本從發達國家一般需要3,000美元降至25至30美元,而且不需1%的眼科醫療資源完成5%眼科手術。

除了降低成本,阿拉文重視服務質量,他們有最頂尖的醫生和醫療團隊,手術質量高,感染率較歐美等先進國家還要低,而且效率驚人,在阿拉文的醫生平均每年為二千五百隻眼睛進行治療,比較印度其他眼科醫院醫生平均每年三百隻眼睛和美國二百隻眼睛多出十倍,而且提供的都是世界級的醫療水準,手術成功率更超越英國和美國,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富人求診,而這些人都願意付全額費用。

自1976年成立時只有11張病床的阿拉文,到2010年病床增至4000張,共五所醫院和遍及全印度的36間診所,每年淨資產收益上升75%,他們的服務己經遍及印度、泰國和其他亞洲地區。阿拉文興旺的經濟徹底違反了市場高成本高質量的規則,而且有60個國家共250所醫院正在學習他們的經營方法。

阿拉文的成功為機構贏得多項殊榮,包括希爾頓人道主義獎(Hilton Humanitarian Prize)、蓋茲基金全球保健獎(Gates Foundation’s Global Health Award),以及Antonio Champalimaud Science Award,而阿拉文的執行長更被《時代雜誌》選為2010年百大人物之一。阿拉文的故事更被拍成紀錄片,並榮獲紐約獨立電影節最佳記錄片獎。

在書中,讀者會被一群醫護人員純潔的心靈和道德所感動,他們不是一開始就展開康莊大道,在被看似愚蠢和不可能的方法中堅持不懈,不斷革新組織,加上參與者的投入和智慧,以及多方面的嘗試,阿拉文才有今天的成就,《Infinite Vision》是一本激勵人心的書。

附上有關阿拉文的介紹短片:

http://www.ted.com/talks/thulasiraj_ravilla_how_low_cost_eye_care_can_be_world_class.html

 

● 作者簡介

Pavithra K. Mehta 在眼科世家成長,家裡有21位眼科醫師,而她卻是一位作家和電影製作人,這也說明為什麼她選擇的電影題材都以幫助他人為主。她的記錄片〈Infinite Vision〉敘述了她伯公Venkataswamy眼科醫師的故事,此影片榮獲紐約獨立電影節最佳記錄片獎,而阿拉文眼科醫療系統的成功更讓哈佛大學、加州大學、史丹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等一流學府的經濟學系,以及國際性的非政府組織帶來新的觀點。她現在是阿拉文眼科基金和慈善焦點的委員會成員。

Shenoy Suchitra 長期關注人類經濟不平均的狀況,包括醫療、住屋、教育、農務和經濟等層面,她也是國際顧問公司Monitor Group的市場團隊的創立成員,主要研究以市場為本解決貧窮問題的方法,尤其是透過經濟模式協助窮人。此外,她也為Youth 4 Job基金擔任顧問,讓組織為公司提供資源援助和協助青少年提升技能、尋找工作。她曾獲哥倫比亞大學經濟系、史丹佛大學等學術機構邀請向學生演講。

 

● 媒體報導

“In the world of blindness Dr. V. has performed a miracle” ---- Ram Dass, author of Be Here Now and cofounder, Seva Foundation

“Surgery, service, soul, and sustainability weave together in this inspiring true story. The messages of this book transcend healthcare and business – they speak to the potential that lives within each of us.” ---- Dr. William Stewart, cofounder and Medical Director, Institute for Health & healing California Pacic medical Center, and author of Deep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