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思覺失調症的歷史足跡,以及對於未來的解答。
在所有精神病種類中,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是最被大眾所誤解謬化的。出於複雜的環境與遺傳因子,思覺失調症患者會分不清現實與幻想的差別,產生妄想、幻覺、幻聽、錯誤信念等症狀。他們對社會感到前所未有的疏離;家人感到無比無助;醫生苦苦尋找更加精確的療法。
對此,資深精神科醫師史蒂芬‧雷斯克(Steven Lesk)投注大量心力專研這門病症,他擁有多達37年專業經驗,並致力尋找思覺失調症的答案與本質。在《思覺失調症的足跡》(Footprints of Schizophrenia)這本書中,雷斯克提出腦科學依據、精神科、藥理學研究,將大眾對思覺失調症的虛幻認知轉為有系統的邏輯,改寫這門長年被誤解的病症。
雷斯克所提出的「原始組織理論」(Primitive Organization Theory)起源於人類進化;從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到智人(Homo sapiens),隨著語言的演變,人類的大腦會作出相對應的改變。廣義來說,我們以「人類」形式生活了600萬年,但我們使用語言的歷史僅有5萬年。雷斯克提到人類的賀爾蒙——尤其是多巴胺——以及大腦皆會受到語言影響,而那些多巴胺無法在新系統、新文化中自在流動的個體,可能就會飽受思覺失調症之苦。
此外,雷斯克一併提到了其他和多巴胺相關的常見病症,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亨丁頓氏舞蹈症、妥瑞氏症、ADD注意力缺失症等等。他的著作將開啟新世代對於精神疾病的新對話,一步一步找到我們所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