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授權英、美、加、西、烏、簡中6國語言
★登上英亞馬遜暢銷排行義大利歷史#15
文藝復興就像《綠野仙蹤》,美好、混亂、急切地防止我們去看窗簾底下藏著的事物。
2020改變全球的新冠疫情讓許多人聯想到歷史上的大悲劇——黑死病——人們亟欲尋找大疫時代後的結局。歷史學家則被這樣的問題淹沒:如果新冠疫情可以被比擬為黑死病,那麼緊接在黑死病後的文藝復興迎來了重生,我們也能期待這樣的黃金年代再次到來嗎?
有趣的是,對藝術史學者艾達‧帕默(Ada Palmer)而言,這個問題值思考,卻複雜的多。《創造文藝復興:為什麼我們一再重述黃金年代的迷思》這本書將永遠改變你對文藝復興的想法。解構文藝復興作為俗稱「黃金年代」的迷思,關於這些迷思的來源,以及藏在瑰麗時代外表下隱藏的飽受戰亂的社會現實。
在那個我們認為培育了無數菁英——李奧納多、米開朗基羅、馬基維利、莎士比亞——閃閃發光的文藝復興時期,其實就瘟疫、戰爭、死亡率、人類壽命而言,比起此前的中古世紀要更黑暗。相反的,中古世紀也不若我們想像的慘澹。
這部作品瞄準了歷史偏誤,向讀者揭示這樣的錯誤如何產生,它們如何一錯再錯,橫跨數代占據人類的認知,以及黃金年代這般意象從何而來。艾達表示,在一般迷思當中,黃金年代普遍被認為是國家主義、法西斯主義以及冷戰之下的產物或延伸,但文藝復興真正被定義的標準,是來自透過復興古羅馬時期的教育體制,試圖加緊結束戰爭的行為。本書也收錄了15位文藝復興時期人物的深入探索,有些人舉世聞名,有些名字被歷史所塗改;天壤之別的結局無關乎人物本身重要與否,而是他們是否活成了時代所篩選、期望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