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英國人文研究機構British Academy圖書獎
★安德魯.卡內基獎非文學類初選作品
★美亞馬遜暢銷排行美國移民史#36
一座城,與支撐著它的,不計其數的語言——
語言學家估計,到了下個世紀,世界會有超過3,500種語言瀕臨沒落的風險,多數因為這些語言未曾被寫下或紀錄;而當它們走向沒落,便是一段永不可逆的回憶。然而,多虧了獨特且大量的移民文化,紐約市擁有得天獨厚的語言資源。這座大城市見證了語言多樣性與歷時性的保存。甚至,即便在全球化席捲當地,不同語言依然在都會大流散中百花齊放。
語言學家Ross Perlin作為一位道地的紐約客,見證了紐約身作「語言之城」的指標。在這本書中,他採訪了六位具有非凡色彩的平民老百姓,講述紐約市各區的語言樣貌,如何形塑這座城的歷史風景。諸如Seke,一個僅為五座尼泊爾古老村莊所使用的語言,而今存在於布魯克林唯一的一棟房裡,以及Wakhi,一個與波斯歷史淵遠流長的塔吉克語言,還有Lenape,在300年的殖民與噤聲後,終獲復育,被歸還給曼哈頓的一個語言。
這些稀有的語言背負著經歷,它們的奇特之處顯現了血緣、文化重新根深於紐約的強韌。無論身為讀者的你熟悉多少種語言,這部作品帶我們重新感受語言在日常場域中的生命力,以及一位為語言癡迷的學者,用行動記載文化流動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