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邦諾書店八月最期待好書
★《紐約時報》八月14本最佳新書之一
★美國亞馬遜暢銷藝術家傳記#96
《萬物.無物.某人》(Everything Nothing Someone)是一部強有力的文學處女作,述說一位年輕女性在90年代波希米亞時代的成長歷程,赤裸呈現她的青春期陷入與分離性障礙的鬥爭。
愛麗絲.卡裡埃講述自己在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一段不尋常的成長經歷。她的母親是著名藝術家詹妮弗.巴特利特(Jennifer Bartlett),父親是一位魅力超凡的歐洲演員馬修.卡里爾(Mathieu Carrier)。愛麗絲與母親的關係疏遠。打從年幼起,她就被迫應對母親所能回憶起的、關於儀式化性虐待的記憶,同時還需要應對她母親從中得到的靈感,並將其變為藝術作品的方式。她的父親給予她的關注,著實令她困惑。她是一個在成人世界中生活的孩子,日子充滿了特權、忽視、孤獨和危險,幾乎沒有邊界或監督。
當她進入青春期時,愛麗絲開始失去對自己的信心,因為分離性障礙抹去她的身份認同感,而過度熱心的醫生讓她進一步遠離自己。她扮演著各種角色:昂貴的精神病院的病人、紐約市中心音樂場所的常客、與年長男性破壞性相遇的天真女孩。她從一個身份到另一個身份,直到藥物引起的精神錯亂,使這些角色完全崩潰。之後,她照顧患有老年癡呆症的母親、愛上一個可以使她穩定下來的戒毒的人,和與言行舉止使她分裂的父親進行對抗。她在這般成長過程中找到生活的目標,並透過寫作找到自己的聲音。
《萬物.無物.某人》以黑色幽默的筆觸,直言不諱地探討了身體和心靈完全徹底地按照我們自己的方式歸屬於我們究竟意味著什麼?作者的散文相當生動有力,精確且具深度,她設法爬梳關於父母告訴她的故事、美國精神病情結和她自己破碎的心靈,勇敢地創作一部關於心理疾病的湧現和最終治癒的獨特迷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