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思想能夠廣泛傳播,有些則消亡殆盡?難道人類文化也擁有自己的「優勝劣汰」法則?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是否足以解釋為什麼我們人類與地球上其他任何生物物種如此不同呢?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暢銷科普作家暨電影製作人Jonnie Hughes決定將自己扮成文化領域的達爾文,踏上美國西部的土地,開始自己的離奇之旅。
如同達爾文在加拉帕哥斯群島完成著名的進化論研究,他選擇深入「思維的孤島」──美國原始部落來完成自己的試驗。達爾文研究的是雀科鳥類,而他努力搜尋不同印第安部落間自然選擇的跡象,並希望藉此找到一個審視我們自身世界的全新視角。
在《自私的基因》(Selfish Gene)一書中,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闡述:基因會為了自我複製而來戲弄我們人類,思想卻做不到;在《達爾文的危險思想》一書中,丹尼爾•丹尼特(Daniel Dennett)提出人類文化的自私性或許可以用來解釋人類為什麼及如何進化。
現今,這位謙遜又低調的科普作家兼電影製作人決定用一種非常易於接受的方式,來測試這些瘋狂的奇想異想。追隨達爾文的足跡,他開始自己的冒險之旅,親身去觀察思想的自然發展史——在文化土壤上的變異、繼承以及選擇之法則。無論是在商場裡對於三明治的選擇、牛仔帽子的形狀、穀倉屋頂的變化、玩笑的措辭形式,還是印第安不同部落間圓頂帳篷的不同,這些看似無關的資訊其實都為我們提供同樣的見解:文化的進化之路。
憑藉在美國大地上各種光怪陸離中尋找幽默的本領,作者帶領我們開始一個在平凡事務中的發現,深入學習,如同英國著名科普作家比爾•布萊森(Bill Bryson)經常描述的旅程:從明尼阿波利斯的美國購物中心,直到他所謂的「美國之槌」、曾在1876發生美國史上極為悲壯的「小大戰役」的蒙大拿州小巨角河畔。途中,他會不斷停在路旁,對於無數的、令人敬愛的美國文化機構的發展進行論述。他是這片陌生土地的奇妙陌生人,但他總是能夠用其獨特的觀察力來為我們詮釋這個偉大的想法。或許,事實並非我們一直以為的那樣,而我們也並非就是我們文化進化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