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收錄自作者在哈佛大學教育網站的網誌:https://projects.iq.harvard.edu/80books/home
★美、英(Pelican)今年11月同步出版
睿智、善於對話、內容豐富且深具人情味,這本書為書愛好者提供一流的圖書館館藏。這是一場全球性的邀請,深度審視我們自己和我們周圍的環境,並以新視角看待我們的世界及其文學。
本書作者戴維.達姆羅施是哈佛大學世界文學研究所所長,在哈佛大學教育網站撰寫網誌,記錄了他造訪經典和當代世界文學的旅程,讓我們有機會全新地閱讀我們一直以來很喜歡的文學著作,並從中找到新發現。這本書書名將與他的網誌同名。
達姆羅施受法國科幻小說之父朱爾.凡爾納(Jules Verne)筆下著名物霍爾先生(Phileas Fogg,《環球世界八十天》的男主角,是一個性情古怪的英國紳士)的啟發,著手研究八十本來自世界各地的特殊書籍,以應對大流行對旅行的限制。遵循從倫敦到威尼斯、德黑蘭等地的文學路線,並從伍爾芙(Virginia Woolf)和但丁(Dante)到諾貝爾獎得主帕慕克(Orhan Pamuk)、索因卡(Wole Soyinka)、莫言(Mo Yan)和朵卡萩(Olga Tokarczuk)等作者,探索了這些作品如何塑造我們對世界的觀念,以及世界流向文學的方式。
為了描繪當今世界文學的廣闊前景,達姆羅施亦闡述作家如何生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中:他們的個人經歷世界,以及使這些偉大作家賦予生活形態和意義的書籍世界。
在達姆羅施的文學製圖學中,除了有引人注目的當代作品外,還有多年歷久不衰的經典文學、刻板的犯罪小說、令人難以忘懷的奇幻作品,以及我們孩童期進入身處世界的引導故事。整體來說,書中介紹的八十本書為我們提供了從長期的流行病的社會後果到托馬斯.莫爾(Thomas More,文藝復興時代的「烏托邦主義之父」)設計的烏托邦(Utopia)不斷加劇了不平等現象,以及從過去的紫式部(Murasaki Shikibu,是日本平安時代中期的女性作家)到現在的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等作家的那些書中許多女主角必須與之抗爭的父權結構等長期問題的新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