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授權英、韓!
社交過熱的原因,及其對策。
Facebook不是要進行種族滅絕。
Twitter不想被用來騷擾女性。
YouTube從未計劃激怒年輕人。
但對數十億用戶而言,每當這些平台調整其演算法以產生更多的「參與度」時,都會對先前定居的社區帶來動盪,並侵蝕我們的關係。畢竟,憤怒使你保持參與。想要準確地解決氣候變化,實屬不易,因為它是持續緩慢而清晰地發生。不過,在達到不可逆轉的臨界點之前,我們迫切需要解決這個社會危機。
我們對化石燃料的貪念,已經改變地球的氣候,帶來毀滅性且不可逆轉的後果。同樣地,我們對智慧手機的癡迷、不間斷地使用,以及對網路的沉溺,也正在侵蝕人際關係,改變社會功能運作方式。
在這本書中,作者首次拼湊起這些變化的驚人故事,深入探討谷歌(Google)、推特(Twitter)、臉書(Facebook)以及其他科技巨頭必須如何承擔起他們的責任,以及為何這將帶來難以預測的影響——對於那些與心不在焉的父母一起成長的嬰兒的影響、對於那些處於政治觀念成熟期卻從不知道「新聞議程」的孩子的影響。
分裂性的「剪刀式陳述」(scissor statements)造成人們對立,卻促進社交媒體的渲染誇張,並讓我們任由非理性的演算法擺佈。這些演算法的目地,是追求「使用者的參與」,進而為蓬勃發展的極端主義提供完美的環境,達到實現廣告收入的最大化。
我們能做什麼來阻止這些災難性的社會變遷呢?事情會繼續惡化,還是我們能扭轉這個結局?《社交變暖》這本書將為我們提出精闢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