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狄波頓的人生學校(The School of Life)持續「開課」中!
https://www.theschooloflife.com/
人生學校猶如我們每個人的自助式心理諮商站,是人們對生活產生疑惑時的堅韌依靠,其內容豐富、有趣而實用,從「孤獨的歷史」、「你是哪種依戀型人格?」、「要是我們永遠找不到真愛?」、「越得不到的越迷人」、「盡職的危險」、「焦慮狀態」、「五原因揭露現代社會為何如此醜陋」,到「為什麼人們喜歡災難性新聞」……等,其Youtube頻道至今已超過620萬訂閱。
這本書專注於人們深深為之所困擾的「拖延症」,志不在於將它徹底拔除,而是帶讀者從不同層面認識拖延的根源,在它發生的時候妥善感受它,並且培養敏捷駕馭拖延症的能力。
拖延行為老是被和負面形容詞連結:懶惰、自我放任、糟糕!但其實,它是需要被以心理觀察細膩分析、需要更被同理的,許多時候偷偷躲在這些誤解背後的,是強烈的焦慮──「我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做不好的話怎麼辦?」「那如果失敗呢?」
另一方面,我們會拖延,社會也該負責任!這是個工作變成某種信仰的時代,辦公室裡那個完整條列代辦事項、兩倍速做事、感覺忙不停的人就是效率好,工作狂們也經常以這個頭銜為傲,而那個悠哉晃到窗邊看窗外風景的人,擺明就是在摸魚。問問柏拉圖,他會告訴你人類的創意和靈感像飛鳥,我們需要一段不具目的性的沉靜,這些飛鳥才會跟著停下。那些跑去凝視窗外的人,其實常常才更清楚掌握深層的自我與思緒。
這本書用短篇幅便簡明扼要地涵蓋了拖延症的諸多面貌,也提供實用的應對技巧,與其急躁地自我譴責,逼迫自己停止拖延,不如真正看清問題所在,將部分的它拆解後修正,部分則留下那份可愛,學會與之共處。也許在讀完後,我們會發現試了這麼多方法,自己第一次感受到從拖延症的夢魘中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