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的編輯精選
★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推薦的「我閱讀過的年度最佳好書」之一
★美國亞馬遜暢銷歷史書#6
出自備受讚譽的歷史學家以及《紐約客》(New Yorker)撰稿人之手的一份緊迫宣言,有關二十一世紀之際民族主義的艱苦困境以及自由主義的腐蝕殆盡。
在對自由民主的未來充滿絕望的時刻,吉兒.勒波在《如此美國》(This America)中為國家提供了激勵人心的充分論據;該書是她繼備受讚譽的美國歷史《真理的史詩》(These Truths)之後,所採取的進一步行動。
隨著危險的民族主義形式興起,哈佛歷史學家及《紐約客》撰稿人勒波,藉由說明民族主義的悠久歷史(以及國家這個觀念的歷史),在此駁斥了民族主義,同時呼籲「新美國主義」(new Americanism)的誕生:一種寬厚的愛國主義,需要我們誠實地反思美國的過去。
勒波先以民族起源來展開她的論點,解釋了自由主義、民族國家、以及自由民族主義如何一起發展與形成。然而,狹隘的民族主義於南北戰爭之後在美國出現,導致美國重建時期(Reconstruction)的失敗、吉姆.克勞法(Jim Crow)的崛起、以及移民的限制。勒波指出,美國大部分歷史一直是這兩種形式的民族主義在交戰,亦即自由與狹隘,從而一路來到美國最近在移民議題上的艱苦掙扎。
正如《如此美國》書中所述,捍衛自由主義需要為國家提供充分的論據;但美國的歷史學家大多在1960年代停止了撰寫國家歷史,並放棄了這項捍衛之舉。到了1980年代,他們也不再致力於研究民族國家,反而代之以擁抱全球主義。「當認真的歷史學家放棄了對國家的研究,」勒波強調:「民族主義不會消逝,相反地,它會將自由主義消耗殆盡。」但自由主義仍然存在,勒波堅信,而《如此美國》正試圖找出自由主義的蛛絲馬跡。「在一個由國家組成的世界中,再沒有比致力於平等、公民權、平等權利以對抗偏見、不寬容、不公正力量更強大的方法了──正如法治國家的保證。」
這是建立更美好國家的宣言,也是喚醒「新美國主義」的呼籲。《如此美國》藉著重新恢復美國的過去,也重新收復了它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