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出版的中文書
英美暢銷排行榜

 

那些關於遭納粹焚毀到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鉅作之路
非文學類(回憶錄)
更新日期:
2020-05-20
Berlin Reckoning: My German American Family’s Story of War, Flight, Exile and Emigration
Alexander Wolff
Atlantic Monthly Press
March 2021
358pp
書籍編號:
03-11788
已有電子稿,歡迎索稿審閱!
● 內文簡介

出自《體育畫報》的專職作家之筆,一部分是歷史,一部分是回憶錄,講述作者家族裡被流放的祖父和流亡的父親的真實故事,他們都是德國猶太人,在兩次世界大戰的動盪中倖存下來,最後移民到美國生活。

2017年,本書作者搬到柏林,展開一項延遲許久的任務──探索他流亡的祖父庫爾特.伍爾夫(Kurt Wolff)和父親尼科.伍爾夫(Niko Wolff)的生平。這對父子出生在猶太混血家庭,註定要離開德國前往美國,但是倆人的人生之路截然不同。1909年,庫爾特.伍爾夫作為恩斯特.羅奧特(Ernst Rowohlt)在萊比錫的合夥人,進入圖書出版行業。四年後,26歲的他獨自出書,出版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海因里希.曼(Heinrich Mann)、弗朗茨.韋費爾(Franz Werfel)、約瑟夫.羅斯(Joseph Roth)等大作家著作,但是這些作家的著作最後都被納粹焚毀。就在1933年國會大廈大火之後,他和妻子海倫逃往法國和義大利,八年後在紐約,他們成立萬神殿圖書公司(Pantheon Books),出版《來自大海的禮物》(Gift from the Sea)、《齊瓦戈醫生》(Doctor Zhivag)和《鐵皮鼓》( The Tin Drum)。庫爾特與第一任妻子生下一名兒子。這個兒子曾在國防軍服役,後來被美國人俘虜,直到1948年才移民到美國,也就是本書作者的父親尼科.伍爾夫。

作者從家族書信、日記、回憶錄和舊照片拼齊家史,將他的祖父和父親的精采人生編織成一幅歷史長卷,當中有許多是從未向外透露的歷史。追溯至19世紀初,作者發現一些秘密,都是祖父和父親從未提起過的──猶太人的祖先成為反猶太暴動的目標;在黨衛軍服役的伯祖父以及祖母家族製藥公司默克(Merck)銷售的藥物,讓希特勒一直堅持到戰爭的最後幾個月;父親從來不知道自己有個同父異母的弟弟。

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回憶錄,刻劃一個遙遠家庭在戰爭和戰爭之後的傳奇故事。它喚起難民經歷中最刻骨銘心的危機感,以及成功逃離的慶幸感和身處絕境的挫敗感,同時生動描繪一個偉大文學家生活的時代,和那些被納粹焚毀到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偉大著作的歷程。

 

● 作者簡介

Alexander Wolff,在《體育畫報》(Sports Illustrated)工作36年,是九本著作的作者和編輯。他曾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費理斯新聞學教授,以優異成績獲得歷史學學士學位,現與家人住在佛蒙特州。

 

● 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