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授權英、美、葡、希!
《雅爾達八日》(Eight Days at Yalta)講述邱吉爾、羅斯福和史達林如何形塑二戰後的世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個冬季,溫斯頓·邱吉爾 (Winston Churchill)、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和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史達林(Joseph Stalin)來到位於克里米亞半島雅爾達的里瓦幾亞宮舉行會議,經歷八日的商討、豪語狂言及間斷性的和睦,他們決意了對付德國的最終戰爭手段、對戰敗後德國的權力分配及掌管問題、聯合國規章及東歐、巴爾幹半島與希臘的控制權事宜。
會後三個月,也是德國宣布投降的一週內,羅斯福辭世; 邱吉爾隨即致函新上任美國總統哈瑞·杜魯門(Harry S. Truman),降下一幅横貫歐洲大陸的鐵幕,開啟長達四十年的冷戰時期。
戴安娜·普雷斯頓藉此書記述形塑戰後世界的這八天,描述羅斯福瓦解大英帝國的決心,以及邱吉爾自認與美國總統穩占蘇聯總理上風的把握。然而,史達林監控著兩人所言且精心盤算,他在會議中提出的條件展露擴張領土的野心,且確保了共產主義在東歐的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