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人們對口齒伶俐的執著心態,強調創造性、真性度和說服力。
本書描述一位終身有口吃的人如何破除人們對口齒伶俐的崇拜心態,歌頌口舌笨拙的創造能力。
像TED講者一樣能言善道,像自信滿滿的政治人物一樣辯才無礙,似乎是當代主流趨勢,在這樣的年代裡,具有魅力的公開演說能力,似乎是通往成功的要素。不過,假如口若懸河的說話能力是既不可能達到、又會引人反感的事,那該怎麼辦呢?
本書作者Jonty Claypole花了十五年的時間,接受一次又一次極端語言治療。從接受兒童心理學家諮商,到參加漫長的口吃治療營,到進行語言暴露療法,他什麼都嚐試了,最後只得到一句他一直害怕聽到的話:「我們治不好你的口吃。」這句話讓他展開一段旅程,摸索與自己的結巴和平共處的方式,甚至善加利用這個特質。
在本書中,作者主張我們對口齒伶俐的執著,可能阻礙而非幫助我們的創造性、真誠度和說服力。除了口吃之外,他也探討失語症和妥瑞氏症等言語障礙,並以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薩默塞特‧毛姆(Somerset Maugham)和路德維希‧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等口舌笨拙卻極具創造力的人物的故事,說明我們為何不該一再強調口齒清晰,而是要接受口吃、擁抱口齒不清所帶來的改變人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