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難:迷失在汪洋中的藝術》(Wreck)是一本充滿創意與悲憫之情的畫作解析。剖析對象是法國浪漫主義畫家傑利柯(Théodore Géricault)的知名油畫作《梅杜薩之筏》(The Raft of the Medusa),以及作者與這幅畫的對話。
《船難》內容堪比海倫.麥克唐納(Helen Macdonald)的《鷹與心的追尋》(H is for Hawk)或瑪姬.尼爾森(Maggie Nelson)的《殘酷的藝術》(The Art of Cruelty),只是透過藝術及畫家的眼光做出保持客觀距離的戲劇化陳述。
《船難》是一部對藝術如何描繪苦難、並幫助觀者體會苦難本質的探索。全書以畫作及人生的片斷,建構出迷失於汪洋的藝術:同時也探討藝術創作與苦難的關係、藝術沈思與悲傷的關係、以及痛苦對藝術所產生的化學反應。
西奧多.傑利柯的《梅杜薩之筏》被掛在羅浮宮裡。在它巨大的畫布中,上演著一場戲劇性的悲劇。畫中,一艘木筏在風暴肆虐的大海上載浮載沉,筏上屍體堆疊,是一幅人類被逼向絕境的景象。
湯姆第一次看到這幅畫,就深為蘊藏畫中的痛苦所吸引。越是仔細端詳,越是從中看出畫面背後的痛苦故事——啟發這幅畫的船難,以及畫家選擇這主題作畫的意圖——湯姆對這幅畫就越是著迷。
因為湯姆也覺得自己迷失在汪洋之中。不久前他的父親過世,但湯姆並沒有感覺到一絲悲傷,只是覺得父親不在了。但在將傑利柯與自己的經驗重疊後,一股不可思議的回音與類比開始浮出表面。湯姆發現自己終於能面對他們父子關係裡原本被壓抑在黑暗之中的創傷;他終於發現繪畫就是載著自己返回岸上的木筏。湯姆開始思索,或許《船難》也可以成為一艘救助讀者的木筏?
本書結構優美,每一章皆聚焦於畫中傑利柯與湯姆自己用於陳述故事的某一元素、某一人物、或某一時刻。一如謎題中的線索,或油畫中的層次,這些片段隨著章節進展被逐步建構。讀到最後,畫作、藝術家、及作者的全貌方盡現讀者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