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本偉大雜誌的成敗與崩解
這本《浮華世界》(Vanity Fair)副總編達納.布朗的回憶錄,內容涵蓋他於1990到2000年代在媒體世界嶄露頭角的過程,其中滿是置身眾星雲集的高級聚會的第一手敘述,以熱情與懷舊情懷向雜誌出版業及紐約市的黃金時代致敬。
原本的達納,完全不像個會出現在康泰納仕集團(Condé Nast)亮麗的亮光紙雜誌 《浮華世界》頭版的人物。21歲時的他不過是個中輟生,晚上不是在一個龐克樂團裡演奏,就是積極在下城跑趴,遇見格雷登.卡特(Graydon Carter,《浮華世界》編輯)時,他還是一家餐館的服務生。格雷登認為他工作認真,也欣賞他的談吐舉止,建議他來應徵幫自己忙的助理職缺(達納長相酷似格雷登的一個兒子,可能也幫了點忙)。
在格雷登門下當助理時,達納的主要工作就是讓在大多在卡特家舉辦的沙龍聚會順利舉行。不出幾個月,有回有個客人缺席,卡特便命令他把那張令人無法容忍的空位填滿,這滑稽且尷尬的一刻永遠改變了他的一生,把他拉進了一個原本做夢也想不到的世界,而且一待就是二十幾年。
秉持熱情與懷舊情懷寫成的《Dilettante》,就更深層的意義來說,是一本關於媒體、科技、以及紐約市文化生態轉變的記錄,以細膩觀察及滑稽解讀,呈現出作者這群人物——以如今無法想像的無限歡樂——所打造出的業界的真實樣貌,並在9/11後看著它轉變,直到崩解。
從眾星雲集的奧斯卡金像獎派對、獨立影展、到初出茅廬的科技新貴,布朗的工作讓他得以置身眾星雲集的高級聚會,並得以與膽敢向《浮華世界》討價還價的最佳寫手學習。這本回憶錄不僅記載了布朗的發跡路程,同時也記錄下媒體界及紐約市一整個世代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