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賦予人們第二次機會的力量之真實故事
如果我們選擇無條件地信任,我們可以改變多少人的生命?
當牧師布魯斯.德爾接管亞特蘭大郵遞區號30314的傳道會(Mission Church)時,他接到的命令是關閉它;這間教會既老舊又頹圮,附近的街區──被稱為「最好滾蛋,你這該死的傻瓜」(Better Leave, You Effing Fool)或簡稱為「吹牛者」(the Bluff)──在喬治亞的犯罪率、無家可歸以及監禁的比率,都是最高的。預期只會待在這裡六個月的德爾,並未準備好迎接接下來所發生的事。某個星期天,一個不認識的女人走近他並告訴他:「我已經賣淫了十四年,你能幫我嗎?」
不久之後,布魯斯成立了一個叫做「庇護城市」(City of Refuge)的組織,根植於一項徹底信任的原則。其他的非營利組織或許必須先做藥檢才會提供住房、存放貴重物品,或是否決提供工作技能與品格見證給重罪犯的計畫──這被視為「一種累贅」;但布魯斯相信,對這些貧困與被邊緣化的人們來說,最佳的改善方式就是擴大對他們的信任──即使這種信任被違背了無數次,即使有人連自己都不信任自己。自其時起,「庇護城市」已經在亞特蘭大最無法紀的社區幫助了二萬多人脫離無家可歸、失業、吸毒的循環。
當然,光是信任並無法克服一個使不平等根深蒂固、永久存在的破碎體系。藉由「庇護城市」為前科罪犯、吸毒成癮者、販賣人口倖存者的生命以及流離失所的靈魂提供一扇無條件敞開的窗,《信任第一》(Trust First)一書檢視了布魯斯那走下坡的亞特蘭大社區之背景與環境,以及「庇護城市」選擇為其做些什麼;「庇護城市」成了一站式服務,提供過渡住房、就地的醫療與心理健康照護、兒童照護、以及職業培訓:包括汽車技術、烹調廚藝、城市編碼等密集認證與合格鑑定。大部分的社會服務都只集中在解決一個痛點,然後把其他問題仍然推回窮人身上,讓他們自己去找穿越市區的巴士、去到另一個所在解決他們其他的需求;但布魯斯認為,要讓一個人擺脫無家可歸的境遇,必須要同時滿足他們所有的需求。這個模式已被證明極為有效,以致於「庇護城市」已經在全美各地開設了十幾處新的分會,包括加州、伊利諾州、俄亥俄州、馬里蘭州、維吉尼亞州、德州、以及喬治亞州。
本書不僅是關於一個地方在某個時間點的記述,更是關於行為改變的完全入門,每個領導者的書架上都該有這本書。出自由衷的真誠之情、極為個人的親身體驗、深具鼓舞人心的力量,《信任第一》將打破你的假設,讓你開始懷疑:是否有人是真正失敗的定局?布魯斯將捐出本書的部分收入給慈善機構「庇護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