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令人眼界大開的驚人手法,將哲學套用於生活中。
保守派可能會比較喜歡狗,而進步派則比較喜歡貓。滿腔怒火的人缺乏嫌惡以外的情感。這些並不是俗套的刻板印象,而是我們道德觀核心的具體展現。而德國哲學家菲利普.希伯爾的這本書《躁動社會:情緒如何形塑我們的道德觀並促成極化》(Die aufgeregte Gesellschaft),就堪稱這類哲學洞見的集大成之作。
心理學與哲學領域的研究證實情緒的來源不僅限於個人私事,每天的新聞也可能對我們的情緒造成影響。
菲利普.希伯爾向讀者證明每個人的價值觀與政治傾向會隨自己的情緒傾向而定型。換言之,情緒會影響我們的道德判斷。但我們不必消極地向情緒屈服,而是該以理性行為駕馭情緒。根據這套理論,希伯爾鼓勵讀者對自己做一番批判性的自我檢查,同時也將自己對社會的觀點琢磨得更犀利。
極適合理察.大衛.普列希特(Richard David Precht)、威廉.施密特(Wilhelm Schmidt)、以及丹尼爾.卡納曼(Daniel Kahneman)的書迷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