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一部關於雅達利公司(Atari)在1980年發行的街機遊戲《飛彈指揮官》(Missile Command)的歷史故事,並講述其對於創作者和文化所造成的預料之外的影響。
在《決勝時刻》(Call of Duty)、《魔獸世界》(World of Warcraft)和《超級瑪利歐兄弟》(Super Mario Bros)面世之前,電子遊戲產業在1970年代晚期,隨著街機浪潮的襲來,突然爆發性地成長,領頭的公司就是雅達利。
《飛彈指揮官》讓玩家將手指放在「按鈕」上,讓他們掌控一個命運悲慘的文明,只要投一枚25美分的硬幣就行,其突破性的影響刺激了持續到今日的狂熱粉絲文化。
與《飛彈指揮官》這款遊戲的對文化方面的反應一樣令人著迷的是幕後的工程師,在大型研發團隊的時代來臨之前,雅達利大量生產透過個別開發者設計和編碼的街機,當他們藉由電子遊戲所賺得的收入超過百萬時,這些創作者在當時被稱作天才,這些曾經被當成電腦怪宅而被排擠的人,開始被主流媒體採訪報導。
為了深入內部講述真實故事,作者艾立克斯.魯本(Alex Rubens)採訪多位當時的重要人物,包括:雅達利的創始人諾蘭.布希內爾(Nolan Bushnell)、《飛彈指揮官》的創造者戴夫.索爾(David Theurer)、編寫《飛彈指揮官》遊戲劇情的編劇菲爾.克萊默爾(Phil Klemmer)。
作者結合他在科技產業的知識和經驗,作為電玩遊戲記者將1980年代的8位元世界重現在讀者眼前,提供一個時代的深度歷史給懷舊派的粉絲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