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出版的中文書
英美暢銷排行榜

 

非文學類 (歷史)
更新日期:
2018-09-21
The Last Palace: Europe's Turbulent Century in Five Lives and One Legendary House
Norman Eisen
Crown
September 2018
416pp
書籍編號:
03-10769
已有電子稿,歡迎索稿審閱!
● 內文簡介

★美國亞馬遜暢銷歷史/猶太教類#2

從五位人物的生涯及一座傳奇建築一窺歐洲動盪百年

《最後的宮殿》(The Last Palace)以宏觀大度卻也觀察入微的筆觸,透過一座中歐最偉大的宅邸及歷任屋主的人生,描繪出歐洲過去百年來的動盪歷史。

當諾曼.艾森回到他母親在猶太人大屠殺後逃離的家鄉,入住布拉格的美國大使官邸時,驚訝地在這棟新家的傢具下頭發現卍字符號。這些納粹德國的標誌,是前屋主所留下的歷史遺緒。證實過去距離我們從來都不遙遠。

這個發現揭開了四位曾以這棟宅邸為家的大人物曲折迷離的人生,而他們的故事,就等同於歐洲歷史的縮影。

《最後的宮殿》一書依年代順序,敘述了上一個世紀改變整個歐陸的劇變:樂觀的猶太金融大亨奧圖.帕切克(Otto Petschek)在一次大戰後建造了這棟宅邸,以宣揚他對民主的支持,雖然這信仰遺憾地以幻滅告終;文質彬彬且溫良謙讓的德國將軍魯道夫.圖桑(Rudolf Toussaint)於二戰期間佔領這座宅邸,最後甘冒生命危險拯救它及布拉格免於破壞;戰後初任美國大使勞倫斯.斯坦哈特(Laurence Steinhardt)以異想天開的策略及無止境的努力,試圖讓捷克免於蘇聯的控制;於1968年親眼目睹蘇聯坦克瓦解布拉格之春的秀蘭.鄧波兒.布萊克(Shirley Temple Black),下定決心重返布拉格終結集權統治,最後終於在1989年以美國大使的身分達成這目標。

以自己母親的一生呈現出無權無勢的小人物在歷史洪流中的軌跡,《最後的宮殿》述說了一個自由民主如何在戲劇性、以及出人意料的週期性過程中獲得勝利的故事。

 

● 作者簡介

諾曼.艾森(Norman Eisen),身兼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資深研究員、CNN新聞評論家,並於觀察基金會CREW擔任主席。他曾於2011至2014年擔任美國助捷克大使,並於2009至2011年擔任歐巴馬總統的法律道德顧問,並曾於《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等刊物上發表文章。《最後的宮殿》為他的處女作。

 

● 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