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醫療產業如何聯手操控美國人的健康?
《緊急搶救》(Code Blue)強力揭露了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美國醫療產業龐大利益團體的勾結與共謀,以及這對美國的醫療保健體系帶來了什麼樣的災難性後果。
下列統計數據十分驚人:
l 美國兒童在生命的前五年死亡的可能性,比英國或德國兒童高上百分之七十五。
l 在彭博(Bloomberg)醫療保健指數的排名中,只有約旦、哥倫比亞、阿塞拜疆(Azerbaijan)、巴西、俄羅斯的效率得分低於美國。
l 美國的人們為藥物支付的費用是任何其他已開發國家的兩倍。
l 美國可治療疾病的死亡人數比澳洲高百分之二十五,比瑞典高百分之五十。
l 美國在醫療保健上的人均花費比法國高百分之五十、比英國高百分之百,結果卻糟得多。
l 美國醫療保健遊說團體的規模是國防工業遊說團體的四倍。
比任何其他國家資源都多的美國,何以發展出一個比任何其他發展中國家結果更糟、成本更高的醫療保健體系?
傳奇實業家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即將這個醫療產業複合體(Medical Industrial Complex)稱為「美國經濟競爭力的絛蟲」。麥克.馬吉博士曾在這個醫療產業複合體中工作多年,先是管理一家醫院,其後又在製藥公司巨頭輝瑞(Pfizer)擔任高級主管;他花了十年的時間在解構這個於二次大戰後的年代逐步結合起來的邪惡聯盟──由大型製藥公司、保險公司、醫院、美國醫學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以及任何與其有關或隸屬其中的人所組成。這個聯盟在組成之後便坐享其成,利益是它最重要、最優先的考量,提供最佳的醫療成果則是極為次要的順位。
這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揭露了資本主義的黑暗面以及美國民主核心的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