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油漆粉刷工、毒販和CIA線人如何設計出監控人們生活的軟件?本書揭開了他離奇而迷人的故事。
我們今天生活的世界,一切都被公司和政府追踪,起源於一個狂躁、難以捉摸、完全獨特的人Hank Asher,本書作者McKenzie Funk稱他是「數據融合之父」。他的生活是一場奇特的表演,改變了人類未來的進程。
故事追遡到上世紀80年代,Hank Asher是一名油漆粉刷工,後來變成毒販,直至他成為CIA線人前,他經常帶著古柯鹼進出美國。在他開始新人生篇章後,他鑽研一個程式及創造一個系統,可用來追踪個人的資料和重新整合,並創造第一個影子身份號碼,也就是說某一個身份號碼呈現你的個人資料,卻不屬於你。他當初這樣做,只是想抺走自己見不得光的過去。
透過他創造的系統,可以為每一個人指派一組影子身份號碼,縱使你不是一位活躍使用網絡的人,也可以被追踪。從這些身份號碼中,該系統還可以把每一個人的行為編成索引,從購物到投票,從生活習慣到個人起居。這個以號碼為本的索引系統,吸引了公私型公司的興趣,讓Hank Asher躍身富豪之列,甚至聯邦機構都成為他公司的合作夥伴,如美國移民局(ICE)用該系統追蹤非法移民;刑事司法部門利用這些數據用來確定可能犯罪的人的身份,以預防犯罪和反恐。與此同時,許多私營企業以用戶為基礎建立的詳細數位檔案,並以盈利為目的販售會員資訊,甚至用於醫療保健、保險和抵押貸款行業的情況也越來普及,就像臉書多達5千萬用戶的個人資料遭英國資料分析業者劍橋分析採集而備受質疑。
本書作者憑藉《Windfall》榮獲美國筆會文學獎之後,一直專注研究「數據融合」(data fusion)。他在書中不僅細說了Hank Asher的傳奇故事,也探討數據融合必須正視的問題。
作者質疑:數據搜集已經成為了科技上的科學怪人,像臉書這次的事件,顯示了高度過人化數據會有危險的副作用,而同樣的數據和同樣的技術基礎被用作個人目標的線上廣告銷售,甚至可以被用來操控選舉,或尋找南加州非法移民,將他們遞解出境等。在書中,作者展示驚人和值得我們關注的事實:我們應如何利用這面兩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