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Adrienne Clarkson是加拿大第一位華人總督,她利用多年時間研讀白求恩醫師的生平故事。而這本傳記就是講述這位國際主義英雄、家喻戶曉的加拿大醫生諾爾曼•白求恩(Norman Bethune)一段不為人知的生活經歷。
白求恩在醫學上的貢獻有:他研製並改進了12種外科手術器械;1938年建議加拿大建立社會醫療保健系統;他將流動血庫應用於戰場,並親自在戰地完成數次輸血手術;從1936年到1937年間,在西班牙戰場提供醫療服務;從1938年到1939年間,他在中國華北等地進行戰地醫療工作。
1938年,為了支援中國人民的反法西斯鬥爭,他前往中國,加入抗日隊伍。他在晉察冀邊區前線搶救大量傷患,同時培訓中國醫務人員。1939年10月,他在淶源縣摩天嶺戰鬥中搶救傷患時左手中指被手術刀割破感染,轉為敗血症,醫治無效,並於11月12日淩晨病逝在河北省完縣黃石口村。12月1日,延安各界舉行追悼大會,毛澤東特別送了輓聯寫著《紀念白求恩》一文,號召中國共產黨員學習他的國際主義精神和共產主義精神。
他去世後葬在唐縣,1949年遷葬到石家莊的華北烈士陵園,並以他命名成立了「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和「白求恩醫科大學」。加拿大約克大學也以他命名了「白求恩醫學院」,安大略省他的家鄉斯卡區的中學也以他命名。1964年,中國以他的事蹟拍成一部電影;1977年加拿大也拍了一部他的傳記電影;1990年,中、加、法又合拍一部電影《白求恩:英雄的歷程》。
1990年3月,為慶祝白求恩大夫誕辰100周年,中國和加拿大分別發行紀念郵票。1998年他被正式接納入「加拿大醫學名人紀念堂」、2004年加拿大評選為「加拿大名人」,及評選為第26位名人。同時,他也是被中國政府樹立雕像的第一位外國人。
這本書是加拿大企鵝集團出版社推出的20部「非凡的加拿大人物」傳記叢書系列之一,力邀前加拿大華人總督撰寫,頗具份量。作者歷經一年半的寫作,從熟讀他的資料、訪問他生平的在世朋友們,甚至特地前往中國踏尋當年白求恩的醫療之路,讓她逐漸進入白求恩生前的生活,試圖撥開包圍在他身上的深鎖迷霧,娓娓道述深得人民景仰的大人物的最平凡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