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理論已經在生命科學中證明了自己,但在與公眾事務的關係上依然爭議不斷。以演化論的角度制定公共政策,想必會使任何政治家、經濟學家、與政策專家都大感困惑──但這恰好就是作者大衛.雪林.威爾森在《生命觀點:補完達爾文演化論並改善未來》(This View of Life)這本書中試圖驗證的主題。
威爾森根據借用演化理論為社會不公與無情競爭合理化,以「社會達爾文主義」之名行之的政策,解釋演化理論與公眾事務的關係如何在二戰後至今的數十年內被汙名化。結果是,即使演化理論在生物學領域昂首闊步,公眾事務相關的學說大約仍停留在前達爾文時代的狀態。但二十一世紀將成為人類相關領域學說大融合的時代,堪與其餘生活事物學說大融合的二十世紀相比擬。
一個關鍵點是,演化並不僅包括基因演化。在我們周遭迅速發生的行為及文化變化,也需要以演化的角度闡釋。簡言之,不論是在個人生命中或公共領域裡,每個尋找正向改變的人,都可以從新社會達爾文主義中受惠。
威爾森撰寫本書所依據的,是自己曾任演化學院(Evolution Institute)──第一個透過演化觀點制定公共政策的智庫──主任的經驗。新社會達爾文主義不再為社會不公與無情競爭合理化,而是以類似在運動賽事的運用般為企業、人才培育、及競爭形式提供具正面效果的有力依據。以演化理論導出的一般原則,可運用在包括商業、經濟、教育、醫療、政治、生活品質、及宗教等各種政策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