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對吃這件事情諸多限制,反式脂肪、糖、鈉、熱量、碳水化合物等通通變成吃的負資產,作者Ruby Tandoh受夠了,她大聲呼籲「吃你愛吃的!」,在《Eat Up》一書中,她教你把吃的愧疚蹅走,尋回吃的樂趣。
飢腸轆轆是什麼樣的感覺?在片刻之前,你可能在想著任何的事情,但這一刻滿腦子就只有食物:抺上厚厚花生醬的烤土司;冰淇淋加上巧克力醬;奶油、乳酪炒蛋或是熟成程度適中、鮮甜多汁的桃子。作者相信,人生中最大的喜悅,「吃」一定名列前茅。
食物不僅是滋養我們的身體,我們在快樂時會吃,慶祝我們的成功、結婚、節慶時也離不開吃;當失落時,我們也會透過吃讓心情好轉;吃也可以讓我們認識別國的文化,加強人與人之間聯繫,跟喜歡的家人、朋友聚餐,是多麼快樂的事。
作者帶我們尋回這些快樂,細味跟吃有關的所有東西,從電影裡的老饕到美食家;從食物與性的象徵到全素人參演的電視劇《Towie》反映的現實;從英國傑出兒童文學作家羅爾德.達爾(Roald Dahl)到美國幽默散文作家諾拉.艾美隆(Nora Ephron)對吃的啟發,展示吃帶來的多種影響,同時,她反對流行的節食方法、對某些食物的狂熱和偽科學,這一切讓人們對吃產生內疚,也把吃變成昂貴的時尚。
作者藉著坦率逗趣的文字,就各種與吃有關的問題如精神健康、食譜、食物選購等提出實用的建議,掃走謬誤,讓你不再執著於吃什麼,而是吃你愛吃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