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授權英、荷、簡中,3國語文
★英國亞馬遜暢銷生態學叢書
出自一位屢獲殊榮、專研種族、科學與帝國史的歷史學家之手,這是一部開創性且感人至深的歷史著作,探討「滅絕」作為一種科學概念、帝國遺緒與政治選擇的演變與意義。
如今活著的我們,只是曾經存在過生命的一小部分:超過90%的物種已經滅絕。我們是如何開始將自己視為倖存者,生活在一個物種可能永遠消失的世界裡?又是如何相信我們有能力將地球推向第六次大滅絕的邊緣?
曼徹斯特大學現代英國歷史講座教授薩迪雅・庫雷希告訴我們,「滅絕」其實是一個出人意料的現代概念,而這個現象遠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自然」。在十八世紀末之前的歐洲,人們普遍認為物種是上帝完美而不變的創造。但在革命時代來臨之際,科學家收集了足夠的化石證據,例如發現猛獁象的骨骼不只是巨大的大象,而是一種曾與古人類並存、如今已消失的物種。滅絕的觀念因此從一種神學上危險的想法,變成一種普遍、甚至不可避免的現象。
《消失的世界》(Vanished)作者指出,滅絕不僅是科學概念,更是一種帶來毀滅性後果的政治選擇。歐洲人與美國人迅速將滅絕視為「自然過程」,並用來合理化迫害與種族滅絕的行為,宣稱像紐芬蘭的比奧索克族(Beothuk)與澳洲原住民這樣的民族,注定會在帝國擴張中「自然地」走向滅亡。
《消失的世界》深入探索滅絕與帝國之間錯綜複雜、極不自然的歷史,融合開創性的原創研究與動人的敘事技巧,揭示滅絕既是一個演化過程,也是一種人類行為——它映照我們的過去,也可能改寫我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