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出版的中文書
英美暢銷排行榜

 

商業管理
更新日期:
2024-10-07
The Story of Stories: The Million-Year History of a Uniquely Human Art
Kevin Ashton
Harper
March 2026
400pp
書籍編號:
02-2043
已有電子稿,歡迎索稿審閱!
● 內文簡介

★「物聯網」創始人凱文.艾希頓的最新力作
★美國亞馬遜暢銷演化心理學叢書

說故事是人類最獨特、最強大的本能。而每一次科技創新,本質上都是敘事方式的革命。

這是一場令人著迷、無法抗拒的人類歷史之旅——從最初的火光到最新的智慧型手機,揭示了「說故事」這項最古老人類行為背後,那段令人驚訝且從未被完整講述的故事。

瓊.狄迪恩(Joan Didion)曾說:「我們為了生存而告訴自己故事。」然而,關於「故事本身」的故事,直到現在才真正被說出。麻省理工學院科技先驅凱文.艾希頓,正是數位革命的前鋒之一——這場革命最終誕生了智慧型手機,也就是人類史上最終極的「說故事裝置」。這項劃時代的科技,讓人類第一次能以個人之力,將故事傳遞給全世界。

在《故事的故事:人類獨特藝術的一百萬年歷史》(The Story of Stories)一書中,他帶領讀者穿越人類說故事的八大革命,指出其中潛藏的一個簡單卻深刻的模式:每一項重要的說故事工具誕生,都讓更多人能夠分享故事,也讓更多人能被故事觸及。

最初的夜火,創造了人類第一批「聽故事的觀眾」。不是語言導致了故事,而是故事促成了語言的誕生。隨著時間推進,押韻、歌曲與其他記憶技巧的出現,讓口述故事得以代代相傳;洞穴壁畫則將這種保存轉化為永恆,成為我們至今仍能體驗的故事形式。文字的出現,使故事得以跨越遙遠的距離傳遞;而大約在西元700年,中國人發明了金屬活字印刷術;幾乎同時,托爾特克人(Toltecs)也獨立發明了印刷技術;七百五十年後,古騰堡(Gutenberg)再次以葡萄酒壓榨機改良,開啟了大規模傳播的時代。印刷術的進步,讓說故事的人與聽故事的觀眾數量呈指數增長,推動人類邁向一場又一場的革命——從印刷到電氣、從電子到數位,最終來到我們今日與未來的說故事時代。

這本耗時超過二十五年完成的劃時代著作,追溯了人類敘事方式的演進,以幫助我們理解當前的數位時代究竟意味著什麼。本書結合藝術、文學、音樂與流行文化的例子,從《聖經》到龐克搖滾樂團邦喬飛(Bon Jovi)、從亞里斯多德到人工智慧、從費德里克.道格拉斯到臉書(Facebook)、從洞穴壁畫到電影,展現說故事如何改變我們、推動革命、連結彼此,並賦予我們的生命意義。

 

● 作者簡介

凱文.艾希頓(Kevin Ashton)是一位科技專家、作家與企業家。他創造了「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一詞,並共同創立並領導麻省理工學院(MIT)的自動識別中心(Auto-ID Center)。此後,他創辦並經營多家科技新創公司,其中包括 Zensi——該公司後來被貝爾金(Belkin)收購。他的第一本著作《如何讓馬飛起來::物聯網之父創新與思考的9種態度》(How to Fly a Horse)曾被 Porchlight 評選為「年度商業書籍」。此外,他也為《紐約時報》、《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政治報》(Politico)及Quartz撰寫過關於創新與科技的專文。他現居於美國德州奧斯汀。

 

● 媒體報導